内容参考:141 - 151頁 甜點的歷史 = La tres belle et tres exquise histoire des gateaux et des friandises / 瑪格洛娜.圖桑-撒瑪(Maguelonne Toussaint-Samat, 1926年生)著 ; 譚鍾瑜譯 台北市 博雅書屋有限公司 2011
西元十世纪的唐朝人制製作出了蜜餅:小麥麵粉揉以蜂蜜製成(那時的中國人應不識黑麥)。辛香料或香味植物並非必要品。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约在西元1200年時征服中國北方,他們非常喜歡這種具有豐富能量的蜜餅,在往欧洲的途中介绍给其表親-中亞的土耳其人。隔鄰的阿拉伯人也喜歡上了蜜餅,因此譲各聖地的朝聖者通通陷入了貪愛美食之罪 141頁
Brunswiek史家 Arnold de Lubeck (died 1211) 用拉丁文記載一隊從耶路撒冷回来的信徒車隊在多瑙河三角洲沼泽裡陷於迷途時,靠著這種带在身邊當做紀念品的美味口糧而得以生還. 拜占庭人在十二世纪時將香料蛋糕傳給馬扎爾人 Magyar 的 143頁
十三世紀有一種用小麥及蜂蜜製成的比利時西部Flanders生命之糕Lebkuchen,長得和中國的蜜餅一模一樣 142頁 十五世纪强大的 Bourgogne 公國兩端的 Flanders 及 Dijon 便成了香料蛋糕的聖地 144頁
1607年里昂無名醫生著作的健康寳典或人之生命的管理,書中提供了一份完美的香料蛋糕配方:
細麵粉 4磅 (1磅=453.59克)
煮過的蜂蜜 1磅(来源是養蜂做蠟燭的修道院)
肉桂 2盎斯 (1盎斯=28.349克)
薑 半盎斯
胡椒 6.48g
丁香 6.48g (香料来源是阿拉伯商人,其後是歐洲船隊)
製法: 将上述香料磨碎,加熱水混合,揉和在麵團内.
徳國和波蘭都有依這個配方生產,英格蘭特別喜歡薑,乾脆以薑餅gingerbread命名之146頁.
匈牙利是香料蛋糕的天堂 306頁
香料蛋糕在全歐洲廣泛流傳下来,發現有不同類型的地方型號147頁
中世紀以来,香料蛋糕的麵團須在修道院陰涼的地窖休眠三至六個月,然後在崇拜聖尼古拉的節日(12月6日)裏烘焙好,並與市民一同享用.這些蛋糕或許是欧洲宗教文化與異國風味,甚至是殖民風味之間的一種妥協 151頁 今天在法國東部與北部,以及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全境都會在12月6日慶祝聖尼古拉的聖名日,歡渡香料疍糕節 139頁
-------------------------------------------------------------------------------
聖尼古拉節(英語:Saint Nicholas' Day),屬於聖尼古拉的節日。西方基督教國家,在12月6日慶祝這個節日;東方基督教國家,則在12月19日。這是聖誕節慶祝的一部份,小孩在當天會獲得禮物,因為聖尼古拉被認為是會為人帶來禮物的聖人,在那天也會舉行彌撒。在德國,小孩會打扮成主教的模樣,來紀念聖尼古拉。在聖尼古拉節的前一晚,德國會進行坎卜斯遊行,荷蘭則是會有聖尼古拉帶著黑彼得遊行。Source: wikipedia
2016年4月30日 星期六
维京人奶油傳遍欧洲取代阿拉伯香甜口味 图片 (2016-04-23 09:22:17)
餡餅麵皮不過是相當簡單的麵團,是猪油酥麵團中的一種.植物油-橄欖油,核桃油或大麻子油-的價格極為昂貴。而因為諾曼人(當他們還是斯堪地那维亞人時就已經在使用了)才普及開来的奶油 butter,在正餐之外則是吃生的,當時的人認為這樣可以殺菌 80頁 甜點的歷史 = La tres belle et tres exquise histoire des gateaux et des friandises / 瑪格洛娜.圖桑-撒瑪(Maguelonne Toussaint-Samat)著 ; 譚鍾瑜譯 台北市 博雅書屋有限公司 2011
諾曼第Normandie自從諾曼人-即来自北方的维京人Vikings-约於西元911年至933年間定居以来,就是一個普遍使用奶油的地區(並将之傳遍法國),也是一個奶油品質素来擁有最高聲譽的地區.因此有人認為,布里欧許brioche這種法國最上等的糕點源於諾曼第 174頁 甜點的歷史
典型的諾曼第蘋果塔tart口味極為濃郁,膽固醇 cholesterol 這個詞似乎無法被翻譯成諾曼第語: 諾曼第蘋果塔基本酥麺團: 麵粉250 g 蛋黄 2 個 新鲜奶油 200 g 一撮鹽 (後期製作還需新鲜奶油 100 g ) 279頁 甜點的歷史
諾曼第地區(紫色)Source: wikipedia
普羅旺斯蘋果塔極薄的塔皮則是用植物油做成,產品出爐前後都很少使用奶油 280頁 甜點的歷史
亞爾薩斯蘋果塔, 塔皮中麵粉與奶油的比例為2:1 279頁 甜點的歷史
英國cake一詞是维京人带到泰晤士河畔的,至今瑞典人還稱之為kaka 325頁 甜點的歷史
英國crumble蘋果奶酥派一詞是古Scandinavia语,表示弄得细碎的剩麵飽,這是法國的女學生留學英國時一般學會做的英式甜品 325-328頁 甜點的歷史
英國乳脂鬆糕 trifle,whim-wham的歷史可追溯至英國海盗的海上餅乾,若非將它们用甜酒浸軟則不能食用。海盗是伊利莎白一世非常倚重的 328頁 甜點的歷史
諾曼第Normandie自從諾曼人-即来自北方的维京人Vikings-约於西元911年至933年間定居以来,就是一個普遍使用奶油的地區(並将之傳遍法國),也是一個奶油品質素来擁有最高聲譽的地區.因此有人認為,布里欧許brioche這種法國最上等的糕點源於諾曼第 174頁 甜點的歷史
典型的諾曼第蘋果塔tart口味極為濃郁,膽固醇 cholesterol 這個詞似乎無法被翻譯成諾曼第語: 諾曼第蘋果塔基本酥麺團: 麵粉250 g 蛋黄 2 個 新鲜奶油 200 g 一撮鹽 (後期製作還需新鲜奶油 100 g ) 279頁 甜點的歷史
諾曼第地區(紫色)Source: wikipedia
普羅旺斯蘋果塔極薄的塔皮則是用植物油做成,產品出爐前後都很少使用奶油 280頁 甜點的歷史
亞爾薩斯蘋果塔, 塔皮中麵粉與奶油的比例為2:1 279頁 甜點的歷史
英國cake一詞是维京人带到泰晤士河畔的,至今瑞典人還稱之為kaka 325頁 甜點的歷史
英國crumble蘋果奶酥派一詞是古Scandinavia语,表示弄得细碎的剩麵飽,這是法國的女學生留學英國時一般學會做的英式甜品 325-328頁 甜點的歷史
英國乳脂鬆糕 trifle,whim-wham的歷史可追溯至英國海盗的海上餅乾,若非將它们用甜酒浸軟則不能食用。海盗是伊利莎白一世非常倚重的 328頁 甜點的歷史
中英文化差别(湄公河游) (2016-04-22 09:44:58)
英國作家蘇.帕金斯 (Sue Perkins
1969) 現身在鳳凰衛視中文台“一水连六邦——湄公河游记 (共5集)“。她是以旅游者身份重訪亞洲的,當然有很多新發現與驚喜。為了向觀眾表達喜悦,她的最常用詞語是“absolutely 絶對地“。為了加重語氣重复又重复使用該詞不下十次八次。身為作家的她,語文表現有一定代表性,所以才被BBC選作主持人。雖然流行作家會有“語不驚人死不休”倾向,須知該词的使用是説给有獨特社會歷史背景的人群聽的,會引起跨時空的共鳴,體現出還元論的作風。
在相同情況下,中国人則只會説”相對地,比較来説“,英語是”comparatively speaking”。
恐怕這就是中英文化差别吧。
---------------------------------------------------------------------------------
北歐絶對精神之科學體現?
卡爾·馮·林奈(瑞典語:Carl von Linné,1707-1778)他奠
定了現代生物學命名法二名法的基礎 binomial
nomenclature.,是現代生物分類學之父,也被認為是現代生
態學之父之一。林奈還被稱為「植物學王子」,「北方的博物
志」,以及「第二個亞當」。 source: Wikipedia
節目購買:http://www.bbc.co.uk/programmes/b04plh4f
北歐絶對精神之科學體現?
Linnaeus, the eighteen-century Swedish botanist who undertook the super human task of giving a Latin title and classification to everything in nature, p.211, Tannahill, Reay, Food in History, New York: Three Rivers Press, 1988
卡爾·馮·林奈(瑞典語:Carl von Linné,1707-1778)他奠
定了現代生物學命名法二名法的基礎
nomenclature.,是現代生物分類學之父,也被認為是現代生
態學之父之一。林奈還被稱為「植物學王子」,「北方的博物
志」,以及「第二個亞當」。 source: Wikipedia
博主分析:長在冰天雪地的人也會對绿色大地有特殊科學貢獻
節目重温: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society/201602/03b3f0d4-b6ba-4218-9cc0-940193f4f2d9.shtml
節目購買:http://www.bbc.co.uk/programmes/b04plh4f
港未婚女逾百萬, 陰陽最失衡 (2016-04-21 10:36:26)
博主分析: 香港的政治家們可要争取這些選票了。設一名未婚女姓有一名追求者,結果是有逾百萬男性未能完婚 (因房價?北上解决?)。這兩百多萬人投什麽票?
------------------------------------------------------------------------------------------------------------------------------------------------------
星島日報
【星島日報報道】統計處公布最新人口數據,今年灣仔區反勝中西區,成為全港「最富貴」地區,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達四萬元,較收入最低的深水埗區,高出一倍;當區人口的教育程度亦最高,四成六人持大學學位。各區「女多男少」情況依舊,黃大仙及觀塘區男女比例最失衡,本港從未結婚、十五歲以上的女性有一百多萬人,佔整體近三成。
據統計處昨日發表的《二○一五年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人口及住戶統計資料》,本港去年人口達七百二十一萬八千七百,以沙田區最多人,有逾六十六萬名居民;其次是觀塘區,人口約六十四萬。
全港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為二萬五千元,以灣仔區收入最高,達四萬元,較整體中位數高出六成;去年稱冠的中西區今年以三點五萬元「屈居」第二。與一四年相同,收入最低仍是深水埗區,住戶月入中位數只有一萬九千元。此外,本地約一半人居住在自置物業,四成五人為租戶。大埔區自置居所住戶比率最高,達六成五;其次是西貢區,六成四人「住自己樓」。葵青區租戶比率最高,達六成五,其次是觀塘。
八成一港人具中學及以上教育程度,灣仔區居民教育程度最高,四成六人持大學學位;教育程度最低是黃大仙區,近兩成五人學歷為小學及以下,只有一成五人有大學學位。勞動人口參與率方面,全港平均為六成一,以西貢區最高,達六成六,其次是灣仔區,約六成四,最低是觀塘區,只有五成八。
「女多男少」仍是人口特徵,本港去年有約三百三十萬名男性人口,女性則有近三百九十萬人,即每一千名女性,有九百二十三名男性。十八區中,以黃大仙及觀塘區男女人口差距最大,每一千名女性有九百零四名男性。而灣仔區男性人口比例最高,其次是九龍城。
全港十五歲以上、從未結婚的人口約有一百九十萬人,佔整體人口三成多,當中以沙田區比例最高,共有十八萬人,其次是元朗;最少是離島,有四萬多人。而從未結婚的女性有一百多萬人,佔十五歲以上女性人口兩成八。而離婚及分居人口超過二十八萬,當中以觀塘最多,共三萬多人,中西區及灣仔則最少,只有五千人。
人口老化問題持續,去年人口年齡中位數是四十二歲,東區及黃大仙「最年老」,人口年齡中位數達四十五歲,其次是觀塘區;離島「最年輕」,年齡中位數僅三十九歲。
香港高校女多男少2006統計 图片 (2016-04-21 10:01:02)
博主分析: 10年前的女大學生,現時事業有成,家在何方?
圖文轉載自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大學線月刋U-beat Magazine 第七十二期 2006年
編輯/陸可欣 記者/黃志康 羅寶雯
根據政府統計處數字,本港早在一九九七年漸露女多男少的趨勢,至二零零五年中,人口比例是一千名女性比九百二十二名男性。在二十至四十九歲的未婚組別中,擁有大學學歷的女性較男性多。加上愈來愈多港男到國內娶妻,令不少未婚的香港女士擔心不能覓得如意郎君。
高學歷成為擇偶障礙,女大學生首當其衝。本刊的調查結果顯示,三成四受訪的女大學生擔心找不到合適的結婚對象而孤獨終老,當中兩成認為香港男生數目太少,限制女性的選擇。有女大學生參加類似極速約會的活動,希望增加結識異性的機會。
為了解本港女大學生在女多男少下對婚姻的看法,本刊於去年十一月以問卷形式,向六間大專院校的女生進行調查(包括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共收回三百一十五份問卷,回收率達九成五。
大學校園女多男少
從統計處二零零五年的資料可見,15至24歲年齡層的男女比例是一比一,所以不是全港每個年齡層都出現女多男少的問題。但大學的男女生比例仍然不均。女多男少的情況在各院校的學系中很普遍(見圖一),中大計量財務學系一年級的阿杰(化名)表示,男女失衡於中大特別明顯:「我乘校巴時經常留意到一半以上的乘客是女生。」城大英文與傳播學系一年級的Rainbow(化名)說,學系的女生比例非常高:「學系內七十人中只有三名男生。現在身邊男生少,較難認識男朋友。」
極速約會認識異性
調查顯示,受訪者擔心找不到合適的結婚對象的原因是「到現在仍未有固定的拍拖對象」。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生Cindy表示:「有時在街上見到不少『豬扒』(外貌平庸的女性)拖著一個不錯的男生時會不禁自問『我也不是太差,為甚麼沒有男朋友?』我曾特意買裙子穿,表現出女性化一面。」
有女大學生更透過參加極速約會而結識伴侶。城大心理學系三年級,身兼Hong Kong Speed Date負責人的Rachael表示,兩年前因為擔心生活圈子太窄,結識不到男朋友,所以參加Speed Dating(極速約會):「第一次時出席的男士不太適合我,所以我參加第二次,那次我結識了兩個外籍男士,但因文化差異而未能繼續發展。自此我認為這行業有發展空間,便與朋友開設一間專門負責極速約會的公司,我現在拍拖一年的男朋友就是透過這間公司結識的。」
中大社會學系與港大社會科學系的系會,為讓大學生加深對社會學的認識,本年十月合辦一個名為reflections on speed dating的活動(極速約會的反思),除了辦講座外,並讓每對男女交談四分鐘。中大社會學系系會幹事陳蔚婷表示,這次活動反應理想:「學生就算對社會學沒興趣,也會對異性有興趣吧!今次兩間大學分別有八男八女參加活動,其中女生名額比男生較早爆滿。」
女生:男生質素差
近半受訪的女生表示擔心香港的男生質素太差,不合要求。
香港大學法律系四年級的關愷瑩說:「香港男生給我的整體印象是能力及不上女孩子,例如學習上女生成績一向較好,讀法律的學生已算是社會上最精英的一群,但系內男生人數很少。」
中大綜合工商管理學系Mary(化名)則認為,香港男生沒風度兼沒內涵:「我曾經在球場練習時,有一群男生與我『爭場』,把籃球亂飛。」
香港大學法律系四年級的李心怡也表示,香港男生的思想孩子氣、不夠成熟:「他們常把男女平等掛在嘴邊,完全不遷就女孩子,會在食堂或汽車上與女孩子爭座位。」
而Rainbow的同學GM(化名)沒打算以香港男性作為結婚對象:「我覺得香港男性較懶散和沒有責任感,我認識有個男生,約了女孩子也可以為了跟朋友打機而臨時失約,所以我一心打算找外國男生作為對象。近年女性的學歷較高,我認為男性的外貌已不是最重要,反而我會多考慮男性的內涵。」
女生學歷高 提升擇偶要求
說到內涵,不少受訪的女大學生表示,要求另一半至少有大學程度,調查更發現六成四女大學生在拍拖時會考慮男朋友作為結婚對象,所以拍拖時會較審慎。Cindy的同學,也是中大碩生的Victoria要求男友的學歷至少要與她相等:「我希望我的男友談吐得體,而我覺得學歷會影響一個人的談吐風範。」
浸會大學國際學院商業學二年級生Joyce認為:「我對伴侶要求高,希望對方有大學學位,但香港有大學學位的男生較少,故我的選擇相對少,只好抱『有就有,無就算』的心態。」Rainbow也認為:「我心目中的男朋友學歷要跟我相近,才會較易明白對方的想法。」
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邵一鳴表示:「愈高教育水平的女性愈容易嫁不出,因為根據固有的傳統觀念,女士都希望找一個比自己能幹及有較高學歷的男士作伴侶。」
男仍希望比女伴能幹
女大學生對男伴的學歷水平要求高,但男大學生卻不希望女友比自己能幹。阿杰表示:「要女友跟我一起『迫巴士』實在難為了她,我也絕不讓女友在吃飯時付錢!男生要學功夫才有能力保護女友,事業也要有成,才能使女朋友有安全感,我不會接受妻子的薪金比我高。」
香港大學二年級的阿偉(化名)卻不介意女伴的人工比他高,但女伴從事行業的社會地位就不可比他高。邵一鳴認為十位男生有九位都不希望女友比自己能幹︰「由小孩時代,男性已被灌輸『男主外,女主內』這個家庭觀念。直到現在,這傳統觀念依然是根深蒂固,很難改變。」
寧缺勿濫
雖然不少女大學生擔心找不到合適的結婚對象,但調查發現表示擔心的人中,有八成五人不會因男性數量減少而降低擇偶條件,李心怡就是其中一個。「要是找不到心目中的理想對象的話,我寧願獨身,我不會因為女多男少而降低要求。」Rainbow則認為,若找不到另一半也可當女強人,不一定靠男人。
邵一鳴認為問題的解決辦法不是要女生放下身段降低擇偶標準,因為男生同樣介意對方成就太高︰「長遠需要轉變一些固有傳統價值以改變社會對兩性角色的看法,不可以繼續把女性看成從屬性別。」
對婚姻改觀致遲婚
本刊調查又顯示,近九成女大學生表示將來會結婚,當中兩成希望三十至三十五歲才結婚。不打算結婚的女生中,有四成六是由於沒有信心維持婚姻。
邵一鳴表示當教育水平提高,女性對婚姻的考慮也有所改變︰「從前結婚是為負起建立大家庭的集體責任,現在則是以考慮自己事業發展和前途為主的個人利益,所以會選擇遲婚。」■
女大學生擔心嫁不出首五項原因
1. 香港男生質素太差,不合要求 2. 到現在仍未有固定的拍拖對象 3. 自己的樣貌不夠突出 4. 知道/認識很多達適婚年齡的女士都未嫁出 5. 香港的男性數目太少,選擇太少 (資料來源:本刊調查) |
香港人口年齡及性別結構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2005年年中臨時數字) |
大專院校男女生比例(每一女生對多少男生)
香港浸會大學 0.67 香港中文大學 0.82 香港理工大學 0.90 香港城市大學 0.96 (資料來源:各大院校網頁) |
中大各學院的男女生比例(每一女生對多少男生)
文學院 0.31 醫學院 0.49 教育學院 0.52 社會科學院 0.56 工商管理學院 0.61 理學院 1.33 工程學院 4.00 |
加泰隆尼亞奶醬 图片 (2016-04-20 09:00:49)
参考作者製法:289頁 甜點的歷史 = La tres belle et tres exquise histoire des gateaux et des friandises / 瑪格洛娜.圖桑-撒瑪(Maguelonne Toussaint-Samat)著 ; 譚鍾瑜譯 台北市 博雅書屋有限公司 2011
煮開半公升牛奶,加入
八角四個,
一小塊肉桂,
切碎的檸檬皮及
一根剖成兩半的香草豆莢 vanilla beans,
用木匙攪拌可防起泡。
加入: 砂糖 4湯匙 全蛋 1個 蛋黄 3個 馬鈴薯粉 2湯匙 文火加熱,不斷攪拌至濃稠,毋需煮沸. 注入模中,冷卻後食用
-----------------------------------------------------------------------------------------------------------------------
若在以上的加泰隆尼亞奶醬材料裏多加一個蛋黄(可省卻不用全蛋 ),再加入20個板栗的泥,煮至濃稠入模,冷卻後即成栗子奶醬 crema de castanyes
参考作者製法:289頁 甜點的歷史
Crema de castanyes Source: www.adailysweet.com
示範短片搜索: Bundt de Crema de Castañas | Recetas de repostería por Azúcar con Amor
煮開半公升牛奶,加入
八角四個,
一小塊肉桂,
切碎的檸檬皮及
一根剖成兩半的香草豆莢 vanilla beans,
用木匙攪拌可防起泡。
加入: 砂糖 4湯匙 全蛋 1個 蛋黄 3個 馬鈴薯粉 2湯匙 文火加熱,不斷攪拌至濃稠,毋需煮沸. 注入模中,冷卻後食用
-----------------------------------------------------------------------------------------------------------------------
若在以上的加泰隆尼亞奶醬材料裏多加一個蛋黄(可省卻不用全蛋 ),再加入20個板栗的泥,煮至濃稠入模,冷卻後即成栗子奶醬 crema de castanyes
参考作者製法:289頁 甜點的歷史
Crema de castanyes Source: www.adailysweet.com
示範短片搜索: Bundt de Crema de Castañas | Recetas de repostería por Azúcar con Amor
島國糧油不足上山下海《楢山節考》 图片 (2016-04-19 09:18:47
参考:《楢山节考》全集-高清电影完整版-在线观看-搜狗影视
《楢山節考》,日本小說,深澤七郎著,敘述日本古代信州寒村的山林內棄老傳說,鄉下人民生活非常窮苦,男人為了生存每天都很辛苦的工作,女嬰一出生就賣給有錢人家,換來的錢來貼補家用,男嬰則棄道旁。在鄉下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老人家到了70歲的年紀,就要由家人背到深山野嶺等死,年已69歲的阿玲婆為了讓孫子多一口飯吃,忍痛拿起石頭敲掉自己的牙齒,讓自己看起來蒼老一些。這看似非常荒謬不合人情,卻深刻地描繪出嚴苛的生存環境之下,自然界的殘酷生存法則。作者深澤七郎做了一首「楢山節」的曲子貫穿整個故事,因此名為「楢山節考」。楢山節考至今曾兩度拍攝成電影,1958年版由木下惠介導演,1983年版由今村昌平導演,獲得康城影展「金棕櫚獎」。女主角坂本スミ子(1936年生)1983年版中,為了求逼真,竟把自己的門牙削斷.
source: wikipedia
以下圖文轉載自: https://castnet.nctu.edu.tw/castnet/article/2405?issueID=93
楢山祭第三次來臨了
栗子從種子變成綻放的花朵
鹽屋的媒鳥先生運氣真好
去山上的那個日子下起了雪
--節選自<楢山節>歌謠
栗子從種子變成綻放的花朵
鹽屋的媒鳥先生運氣真好
去山上的那個日子下起了雪
《楢山節考》為日本作家深澤七郎Fukasawa, Shichirō, 1914-1987於一九五六年所發表的短篇小說,楢山乃是故事發生的地點名稱,而「節」則是日本歌曲的一種形式,因此可將此篇小說的篇名解讀為「對於歌曲<楢山節>的考證」。《楢山節考》以日本民間的棄老傳說為主題,敘述一名老太太被兒子背上山的過程,並用楢山節歌曲貫穿全篇,作品風格帶給當時日本文壇相當大的衝擊。
.
這部小說先後由木下惠介和今井昌平兩位著名導演翻拍成電影。雖然改編自相同的小說,但兩者的處理手法卻截然不同,一九五八年拍攝的木下惠介版本以感傷婉約的基調貫穿全篇;而一九八三年翻拍的今井昌平版本則較為尖銳和殘酷,建構出物質條件極為苛刻的小山村,在剝除倫理道德等價值觀後,更加原始而赤裸的注視生命的本質,對「老年」的意義進行哲學式的回答。
這部小說先後由木下惠介和今井昌平兩位著名導演翻拍成電影。雖然改編自相同的小說,但兩者的處理手法卻截然不同,一九五八年拍攝的木下惠介版本以感傷婉約的基調貫穿全篇;而一九八三年翻拍的今井昌平版本則較為尖銳和殘酷,建構出物質條件極為苛刻的小山村,在剝除倫理道德等價值觀後,更加原始而赤裸的注視生命的本質,對「老年」的意義進行哲學式的回答。
楢山村中棄老傳說
電影一開始便以鳥瞰的鏡頭呈現出冰封在雪地裡的山村,一連串的俯視鏡頭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舞台,同時也帶出影片的漠然調性。在偏僻而貧困的村落中生存相當不易,家中只要多一個人就意味著多一張嘴吃飯,多餘的女孩子賣給人口販子,而多餘的男孩子則直接殺掉。在這樣的村子中有著棄養老人的習俗,不管身體健康與否,只要一滿七十歲就必須「參拜楢山」。所謂「參拜楢山」乃是一種信仰儀式,由長子將父母背上當地的聖山「楢山」,美其名是靈魂回歸山神,實際上卻是將無生產力的老者丟在山上等待死亡。片中以身體健康的老太太阿玲婆為主角,六十九歲的阿玲婆不停地打理家中的大小事件──幫大兒子續弦、教導媳婦處理事務、解決孫子的婚姻問題等等,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自己的「上山」做準備。阿玲婆以大家長的身分守護著這個家庭,表現出女性的強悍以及韌性,雖然生活十分艱困但仍堅持要兒子續弦,希望媳婦能夠接替她的位置掌理家務。片中可看出日本母系社會制度的遺跡,長子辰平雖為表面上的主人,然而家庭運作的核心其實都掌握在阿玲婆的手上,而當阿玲婆將自己捕魚的秘訣交給媳婦時,同時也表示著自己的功成身退。
面對生死 人性底線的對比
相對於大部分以老年人為主角的電影將「把握生命,追求自我」作為核心價值,《楢山節考》當中則是以「責任」和「大局」為出發點。將老年人棄置在山中的傳統,意味著在生活困苦的情況下必須將沒有用處的人捨棄,以維繫全體村民的利益。阿玲婆和鄰居的老爺爺都同時要「參拜楢山」,相對於阿玲婆的坦然接受並且早早打理後事,鄰居爺爺則是不肯對棄老的習俗就範,不但沒有為家中其他人著想,反而偷吃家裡的雞,惹來兒子的嫌惡,將他五花大綁地綑在柱子上,最後一點尊嚴也沒有的死去。從影片中可以看見,當集體利益的意識高漲時個人的希望和欲求便受到壓制,鄰居爺爺重視自我和貫徹對「生」的慾望,但這卻和傳統及集體利益相悖,以一種懦弱、貪生怕死的姿態表現在影片中,作為和「大愛」、「明事理」的阿玲婆的對比。
阿玲婆在雪地中打坐。
(圖片來源/鏡頭看世界) |
而影片中和阿玲婆對照的另一名男性則是大兒子辰平,阿玲婆的行事作風現實果斷,遇事毫不猶豫。然而辰平卻總是帶著一股理想主義,不僅放過偷糧食的小偷一馬,在面對需要傷害他人的決定時也總是掙扎和思考再三後被動接受。辰平一直不願意背母親上山,但隨著家中人口的增加,仍不得不執行古老的傳統讓母親回歸山神。辰平的理想主義乍看之下天真可笑,然而卻將母子分離的情節推向高潮。
影片的後半以大篇幅敘述辰平將母親背上山的過程,辰平背著母親走過一連串險阻道路,途中兩人很少開口說話,畫面上則是呈現出一幕幕浩瀚山景。抵達山頂的同時,看見的卻是成千上萬的白骨,歷代的先祖們通通有著一樣的命運。辰平哭著和母親告別,走下山路的時候天空飄起了雪,辰平想起<楢山節>歌詞中下起了雪代表好運氣一段歌詞,於是折返山頂想要告訴母親,發現母親雙手合十,白雪紛紛落下掩蓋住母親的身體,母親對他揮揮手要他趕緊回去,這時的母親看起來聖潔而美麗。
周而復始 生命遞嬗
在《楢山節考》當中,生、死、性三個元素不斷地出現以及循環──人的生命,動物的生命,四季的循環,性愛的畫面等等,一再體現出周而復始、包容一切的母性概念。送母親上山後辰平返回家中,兒子薩吉帶來新的媳婦,影片最後特寫妻子及媳婦的腹部,暗示家中即將有新生命的誕生。
縱觀整部影片,當中貫徹了對集體和傳統價值的體現,阿玲婆有如傳統的具體化身,重視家庭並篤信回歸山神後能夠和死去的親友們相聚,而其所奉行的理念也總是能帶領家族度過難關。阿玲婆雖然死去,然而她所重視的「家庭」卻保留下來,並且孕育出下一代,成功地表現出在她的守護下家庭生生不息的意象。在《楢山節考》當中,生命與死亡本身便是自然中循環的過程之一,與其說是如何面對死亡,到不如說是如何完成自己所必須負擔的責任,透過自我的犧牲去成就、迎接繼起的新生命。
影片的後半以大篇幅敘述辰平將母親背上山的過程,辰平背著母親走過一連串險阻道路,途中兩人很少開口說話,畫面上則是呈現出一幕幕浩瀚山景。抵達山頂的同時,看見的卻是成千上萬的白骨,歷代的先祖們通通有著一樣的命運。辰平哭著和母親告別,走下山路的時候天空飄起了雪,辰平想起<楢山節>歌詞中下起了雪代表好運氣一段歌詞,於是折返山頂想要告訴母親,發現母親雙手合十,白雪紛紛落下掩蓋住母親的身體,母親對他揮揮手要他趕緊回去,這時的母親看起來聖潔而美麗。
周而復始 生命遞嬗
在《楢山節考》當中,生、死、性三個元素不斷地出現以及循環──人的生命,動物的生命,四季的循環,性愛的畫面等等,一再體現出周而復始、包容一切的母性概念。送母親上山後辰平返回家中,兒子薩吉帶來新的媳婦,影片最後特寫妻子及媳婦的腹部,暗示家中即將有新生命的誕生。
縱觀整部影片,當中貫徹了對集體和傳統價值的體現,阿玲婆有如傳統的具體化身,重視家庭並篤信回歸山神後能夠和死去的親友們相聚,而其所奉行的理念也總是能帶領家族度過難關。阿玲婆雖然死去,然而她所重視的「家庭」卻保留下來,並且孕育出下一代,成功地表現出在她的守護下家庭生生不息的意象。在《楢山節考》當中,生命與死亡本身便是自然中循環的過程之一,與其說是如何面對死亡,到不如說是如何完成自己所必須負擔的責任,透過自我的犧牲去成就、迎接繼起的新生命。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