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渔夫”何延忠改善生态兴业惠民
治沙治水十八载
《 人民日报 》 付 文 2018年02月10日
在甘肃省敦煌市阳关镇库姆塔格大沙漠的边缘,记者见到了头发大半花白、一身旧迷彩服的何延忠。他已经在这里和风沙、洪水战斗了18年。
从2001年到阳关至今,何延忠遭受过沙尘暴、大洪水等数次“灭顶之灾”,一度钱都赔光了。但他初心不改,一次次顽强地站了起来。如今,他和同事们已经让沙漠“撤退”了5.6公里,开凿了19条分洪河道,建起了一座虹鳟鱼养殖基地。人们称他为“沙漠渔夫”。
“没有好的生态环境,干啥产业都无从谈起”
何延忠是兰州市永登县人。30多年前,他就开始接触虹鳟鱼养殖。在他的带动下,永登成为闻名全国的虹鳟鱼之乡。
“永登位于祁连山东端,能不能到西边去养虹鳟鱼,然后沿着祁连山建设一条祁连冰川高寒冷水鱼产业带?”2000年3月,何延忠来到了敦煌市阳关镇。
阳关镇位于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处,紧邻库姆塔格沙漠。这里全年降水仅30毫米左右,沙尘暴猖獗,是敦煌抗击风沙的第一道防线。当时的监测资料显示,沙漠以每年4到10米的速度向城镇推进;阳关地区西土沟的水流量由上世纪80年代的每秒0.83立方米,下降到2001年的0.35立方米;每年汛期,这里又面临来自祁连山北坡冰川融水的威胁。
何延忠告诉记者,他此前对沙害、水患的破坏力并没有太多认识。“那之前没见过大沙尘暴和洪水,也不知道危害到底有多大。当时就想着加快工程建设,尽快把鱼养起来。”
2001年初,何延忠和当地政府签约,正式开建敦煌飞天生态产业科技园。几年之后,投资5.8亿元的沙漠高寒冷水鱼基地及飞天科技园水利工程终于建成,他从永登基地引入80万尾虹鳟鱼开始试养。正当他以为可以从此一帆风顺时,一场“灭顶之灾”悄然袭来。
2006年4月的一天,一场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沙尘暴侵袭阳关。“那沙墙得有几十丈高,天一下子就黑了,飞沙走石。”何延忠说,以前也遭遇过大风,对鱼塘影响不大,但这次沙尘暴导致一半的虹鳟鱼陆续死亡。
“没有好的生态环境,干啥产业都无从谈起。”何延忠给同事们打气,“虹鳟鱼需要的是好的水质和环境,如果把这里的生态弄好,不仅养鱼能赚钱,还能发展更多沙产业。”
修筑沙坝,防风固沙,遏制“沙魔”。何延忠和同事们在库姆塔格沙漠的风口,移动沙丘石山500多座,拉运沙石料1亿多立方米,在阳关的最前沿筑起了21公里长的“沙漠长城”,设置沙障100多条,阻挡沙丘前进。
如今的阳关,100多平方公里荒漠得到了治理,沙漠“撤退”了5.6公里。
同时治理水患和沙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沙漠一般是缺水干旱的不毛之地,库姆塔格沙漠却长期面临水患的严重威胁。阳关洪涝灾害频发,到了汛期,洪水夹杂着大量泥沙奔腾而下,危害巨大。
2007年阳关镇先后发生大小18次洪水,刚重建好的引水渠、鱼池等又被冲了个一干二净。“我真是欲哭无泪啊,心都凉透了!”何延忠说。
何延忠请来了不少生态、水利专家实地勘查,共同寻找降服水害、沙害的办法。在专家指导下,何延忠带领工人们在洪水必经之路西土沟的上游,开挖了19条总长超过60公里的分洪梳流河道,层层调蓄洪水。在沙漠中开挖蓄水湖,提高地下水位,大面积种植红柳等植被,形成了9600多亩的湿地涵养水源。
2011年6月16日,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泥石流直扑阳关镇。此前几年开挖的分洪渠道发挥了作用,将90%的洪水成功分流、化解,保护了阳关几千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2万多亩农田。
阳关镇保住了,飞天生态科技园却再一次遭受毁灭性打击。“下决心不干了,临走之前,我又到沙漠里转悠,突然眼前一亮,看到一棵枯死的树上又发出了嫩绿色的芽芽。”何延忠心想,沙漠中的树都能这么顽强地生长,我更不能当逃兵。就这样,他又一次坚持了下来。
如今,何延忠和同事们的努力终于开花结果:虹鳟鱼有了水源,洪水、沙漠也被“制服”。冬日暖阳照耀下,月亮湖、九连湖波光粼粼。
这个同时治理“水患”和“沙害”的工程,被誉为“沙漠都江堰”。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司建华教授说,“沙漠都江堰”在减轻洪水造成的灾害的同时,增加地下水的补给和溢出量,针对内陆河流域“水患”与“沙害”的双重威胁,构建了洪水资源化—高效利用—生态治理的一套完整技术体系,形成了以水治沙的生态治理新模式。2014年,中科院在此设立了院士工作站。这一项目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