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年我国光伏发电成本可望再降30%
2018-09-30 中国金融信息网 轉載自: 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040974-1.html
据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隆基股份董事长钟宝申介绍,自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我国光伏产业成长迅速,规模稳步增长,技术屡破世界记录。10年来光伏发电装机成本从每千瓦5万-10万元降至4000-5000元,部分资源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已具备平价上网基础。
总体来看,我国已经建立起完整的光伏发电体系,设备制造、系统应用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从制造过程来看,我国光伏产业从核心原材料到主要设备、主要产品、系统集成、规模均居全球第一。10年前我国多晶硅原料90%以上依赖进口,2016年国产多晶硅在全球产量中的占比达到50%,今年这一比例将接近60%。
在新一轮能源革命背景下,加快推进太阳能发电产业已经成为人类当前及未来新能源发展的主要选择,成为我国根治雾霾,实现经济转型、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相较其他主要发达国家,我国在加快能源转型升级、优化能源结构方面更具紧迫性。
麦肯锡一项中美两国产业优势对比研究显示,太阳能发电产业是中美所有产业当中中国领先且极具竞争力的产业,不仅领先于美国,也领先于德国、日本、韩国。
------------------------------------------------------------------------------------------------------------------------------
刘汉元:发展还是硬道理 能源转型任务紧迫
能源发展网 2018-09-29 轉載自: https://www.nengapp.com/news/detail/1212484
刘汉元表示,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四十年的蓬勃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诸多经济奇迹。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如何保持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发展,值得全社会深刻思考。
“十多年来经过全体光伏从业者的前仆后继、艰苦努力,我国光伏产业实现了从一路追赶,到齐头并进,到全面超越欧美日韩等光伏强国的华丽转身,推动我国光伏产业一骑绝尘,成为了中国最具竞争力的行业之一”刘汉元介绍,目前,我国光伏行业已占据了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比肩高铁的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名片”之一。
从产业总体来看,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光伏发电产业体系,设备制造、系统应用已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从制造过程来看,我国光伏产业从核心原材料到主要设备、主要产品、系统集成,规模均居全球第一;从能源投入产出来看,当前制造光伏发电系统全过程的能源消耗,在电站建成后半年以内即可全部收回;从发电成本来看,过去十年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已经下降了90%,现有条件下建成的电站,我国东部地区每度电成本大约4-5毛、西部地区3-4毛,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效应的提升,三五年内成本还会下降30%以上,成为发电成本最低的能源生产方式。
在新一轮能源革命的背景下,太阳能光伏发电已成为人类当前及未来新能源发展的主要选择,成为了我国经济转型、资源和环境不可持续、雾霾问题根治的主要路径。美国经济总量最大、能源消费量最多的加州,2017年已提前3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超过33%的目标,并且通过立法确定该州到2030年实现全部一次能源50%以上来自可再生能源、2040年实现100%的目标;德国2017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到33.1%;法国计划到2050年全国电力全部来自可再生能源;2015年12月英国关闭了最后一家煤矿,并宣布近期将关闭国内所有的燃煤电厂,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创煤电使用的国家,或将成为第一个告别煤炭的国家。刘汉元表示,上述国家无一例外光伏发电都是其可再生能源的第一主角,每个国家使用的大都是中国制造产品。光伏发电已经具备了快速发展、实现能源根本转型的总体条件,各类权威机构的研究同样表明,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的主角。
刘汉元认为,相较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我国在加快能源转型升级、优化能源结构方面更具紧迫性。目前,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耗的60%以上,全球一半的煤炭在我国燃烧,加上超过3.1亿辆汽车的尾气排放,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城市聚集区的空气质量恶化,雾霾成为了困扰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主要问题。在他看来,要真正解决空气环境问题,治本的关键在于改变当前我国以化石能源为主的生产方式和消费结构。只有深刻理解我国当前严重的空气环境生态问题成因,尽快实现从化石能源到可再生清洁能源的根本转变,才能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解决大气等生态环境问题。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有一个主旋律一直贯穿始终,那就是:对外开放、对内放开!”刘汉元指出,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正面价值和积极意义,以及他们带给整个社会的推动力量和表率示范,任何时候都应该弘扬、都应该保护。他表示,“当我们重温历史,再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再谈‘发展才是硬道理’仍然适宜,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说‘发展还是硬道理’、‘发展始终都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