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9日 星期五

香港人好食紅肉 克隆氏症增六倍 (2016-01-06 09:24:23)

 轉載自:http://sina.com.hk/news/article/20151229/0/1/4/港人好食紅肉-克隆氏症增六倍-5280732.html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科教授黃秀娟(右)相信,克隆氏症患者與免疫系統失衡有關。旁為個案中的袁小姐。

 (星島日報報道)受飲食習慣西化影響,大部分港人愛吃紅肉和高脂肪食物,較少攝取高纖維食物,用藥習慣亦多依賴抗生素。有內科及藥物治療系副教授指,專門侵襲二十至四十歲年輕人的克隆氏症,本港發病率在二十年間大升六倍,至每十萬人有一點三人患病,現時約有一千名病人。克隆氏症病徵與腸胃炎相似,有三成病人確診時,病情已惡化至腸道收窄或瘺管,多須做切腸手術,有類似病徵人士應及早求醫。 克隆氏症是炎症性腸病的一種,非傳染性,但足以影響整個消化管道,上至口腔生痱滋,下至穿腸甚至肛門收窄。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科教授黃秀娟表示,患病成因不明,相信與免疫系統失衡,飲食習慣西化和用藥物習慣有關,「多吃紅肉和高脂肪食物、較少攝取高纖維食物,自小有病就食抗生素等,都會令消化系統細菌失衡,增加患克隆氏症的風險。」 患者病情無法「斷尾」,只能靠藥物控制病情,輕則使用類固醇和抗生素等,中度病人多使用免疫抑製劑,嚴重者則需用生物製劑,甚至做切腸手術。 黃教授引述中大最新研究數據指,在亞洲新發病個案中,使用免疫抑製劑和生物製劑的病人數目,在一年後均翻了一倍,並預料有百分之八的病人,在確診後一年內需要切腸。 二十至四十歲年輕人屬克隆氏症高危人士,患病年齡層更呈下降趨勢。黃教授指,部分患者於童年已發病,她個人則曾治療一名六個月大嬰兒患者,亦見過有六至十歲的小童病人須使用生物製劑醫治。 黃教授又引述相關研究數據指,炎症性腸病在本港發病率,二十年間上升三點六倍,至每十萬人有三點一人患病。其中,克隆氏症則大升六倍,至每十萬人有一點三人患病,成亞洲之冠,現時本港約有一千名病人;又指三成亞洲患者在確診時,病情已惡化至腸道收窄或瘺管。 就病人延醫的原因,黃教授解釋,克隆氏症的病徵與腸胃炎相似,患者都會腹瀉和腹痛,但兩症亦有不同之處,「克隆氏症患者的大便會帶血或黏液,腸胃炎問題持續多個月、體重會下降、並出現關節腫痛、作嘔,夜晚會需要起牀如廁。」她提醒遇有懷疑的市民及早求醫。

-----------------------------------------------------------------
 轉載自: https://hk.news.yahoo.com/腸病克隆氏症-病發率升7倍-225024544.html




沈祖堯(右)指克隆氏症在西方國家發病率較高;中為病人陳先生,左為黃秀娟。(冼偉倫攝)



【晴報專訊】克隆氏症是炎症性腸病,成因未明。過去20年間,香港的發病率大升7倍,有患者受病魔困擾多年,做2次手術仍沒斷尾。中大估計,飲食習慣如常吃加工食品或是致病原因之一,故展開「ENIGMA研究」冀找出致病元兇。
38歲的陳先生自中三起偶爾大便出血,他以為是痔瘡所致,照腸鏡才發現是潰瘍性結腸炎,惟用藥後未見成效。約7年後陳突然發燒、腳腕關節腫脹而入院治療,出院1年後又復發,每天常要去廁所,還因傷口潰瘍,需施手術去除肛門瘻管。陳於手術後半年突然便秘2周,且食慾不振,後來再進行照腸鏡及磁力共振才確診患克隆氏症,且最近又復發。
生活環境太乾淨或致病
本身是腸胃科專科醫生的中大校長沈祖堯指,在本港,1995年每10萬人中約有0.2人發病,至2014年上升7倍,每10萬人有約1.5人發病。他指該病在西方國家發病率較高,澳洲每10萬人就有14人發病,相信香港發病率上升,與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有關,如常吃快餐、罐頭等含添加劑食物可能是主因之一。另外,生活環境太乾淨,未曾接觸益菌也可能是致病原因之一,「常在地上爬,偶爾放東西進口的小童,患此病機會相對較低」。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黃秀娟指,克隆氏症發病高峰期在20至40歲,最年輕患者僅6歲。患者多用藥物、生物製劑及手術等治療,因病因未明,無法「斷尾」。
為找出克隆氏症發病率大升原因,中大夥拍澳洲及中國內地多個科研中心進行「ENIGMA研究」,冀找出東半球炎症性腸病微生物群和飲食習慣之間的關聯。她期望3年內找出病症根源,研發預防及新的治療方法,如腸道微生物移植。

記者︰周凱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