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説明: 诲平面上昇一公尺, 需另加天文大潮 5 公尺, 颱風風暴潮 5 + 1 公尺(吐露港為喇叭口歷史上吹東風即導致海水嚴重倒灌), 總數便駭人聽聞. 颱風到訪的次數會一年比一年頻密 (天文台長沒有說明這一點), 難道又在等運到?
博主補充: 2017 年八月二十三日天鴿十號暴風中午十二時:
林超英說城市規劃、岸堤設計、排水基建、屋宇規範等是防災的上游工作,救災動員制度、排除故障能力等,則是日常備災的基礎,這些都需要決心、策劃和長期堅持,澳門的案例提醒香港政府,必須為下一場大風災做好準備。香港逃過天鴿之刧純粹運氣,雷達顯示風眼周圍最大風的圓圈,僅僅在大嶼山以南掠過,不過卻直接打擊澳門,命也,運也。只要路線北移二十公里,香港會是另一個世界,但是我們不可能永遠幸運,整個社會必須有危機意識和有策略地備災。https://zh-hk.facebook.com/lamchiuyinghk/
--------------------------------------------------------------------------------
2017-04-22 轉載自大公網: http://www.takungpao.com.hk/hongkong/text/2017/0422/75959.html
天文台長預警:世紀末港無冬天
圖:岑智明預期,當本港海平面再上升一米,低窪地區有機會水浸 大公報記者趙凱瑩攝
【大公報訊】記者趙凱瑩報道:氣候變化影響本港天氣,天文台台長岑智明預期,本港海平面將於本世紀末上升一米,一旦潮漲,即使無颱風,鯉魚門及大澳等低窪地區亦有機會水浸。而受全球暖化影響,預料本港氣溫於世紀末提高3.5度,意味香港有機會再無冬天。
由香港氣候變化論壇主辦的第四屆國際氣候變化會議,昨日起一連兩日在香港舉行,並以「巴黎協定後續:坐言起行」為主題,邀請近20位學者、政府官員及專家主持近20個演說及專題小組討論。署理環境局局長陸恭蕙致辭時稱,政府已成立內部氣候變化工作小組,希望檢討現有的基建設施,以及更新基建設計標準,例如研究於九龍觀塘安達臣道石礦場部分位置進行太陽能發電等,以應付氣候變化對香港的影響。
天文台台長岑智明於演說中表示,目前南極及北極的海冰範圍持續減少,情況令人憂慮,他指出,目前本港的海平面於潮漲時約為2.5米,若溫室氣體濃度持續增加,估計本港的海平面將於2091至2100年再上升一米,屆時九龍鯉魚門及大嶼山大澳等低窪地區將面臨水浸,如不幸遇上風暴潮,將威脅市民生命,提醒市民不要忽視海平面上升的影響。
坊間近年有不少聲音指香港的冬天將會消失,岑智明坦言絕對有機會發生。他預計,至2091至2100年,本港全年平均氣溫將較1986至2005年提高攝氏1.5至3.5度,屆時寒冷天氣警告日數可能只剩一日,甚至沒有,情況與沒有冬天無異,而未來的極端溫暖潮濕天氣將增加,炎熱日子只會愈來愈多。
參考: 博主博文: 吐露港2060年前後須考慮建活動攔海大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96391280102wm7c.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