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喜歡咬人皮膚的蟑螂
下圖是睡房内二只蟑螂咬出的皮膚, 位置是大腿内側。
睡房在大厦高層, 地面上有幾天積存下來的麵飽屑, 無遮蓋存放的糙米和大米, 蟑螂偏偏要在午夜吃人皮膚。
每天吃一點, 吃的面積會愈來愈大, 這一带皮膚會變得很敏感。午夜皮膚受到剌激後醒來, 但起初不會察覺是有虫咬。
醒後會順便前往厠所, 過程中忽然蟑螂從褲子飛到洗手盆邊沿, 隨即一手把它拍扁。
跟着第二個午夜蟑螂竟大胆到從被子直接飛到腿上傷口處, 好在未曾入睡, 一手把它拍死了。
被咬後的皮膚需要每晚臨睡前搽點澳洲茶樹油, 過兩個星期便會痊癒, 這事也發生過四次,五次。
值得一提的是南美洲有恐佈昆虫kissing bug, 也是專門夜裏叮人, 後果嚴重得多。
醫生堅持蟑螂不會咬人, 或者牠們可能是從實驗室逃出來, 唯有以後自己小心點。
2020年11月10日 星期二
內地遊客問如何從中環大館上山頂?
2020年11月某星期六上午十一時許, 我從中區扶手電梯進入近距離的大館参觀, 聽到有内地阿嬸問閘口保安如何上山頂? 當然誰也答不出來。上山頂要往交易廣場搭十五號巴士, 大館在半山當然要下山了。
當我参觀完大館, 重新登上半山扶手電梯往干德道, 轉往植物公園時, 有二名行色怱怱的內地男旅客問我如何乘搭䌫車往山頂? 我回答下花園道缆車總站或任何分站即可。
原來中國大陸的遊客都事先從某處獲得消息, 知道中環扶手電梯是可以去大館, 然後再上干德道, 跟着下花園道搭䌫車上山頂的, 徧徧香港人不會或者未曾試過這樣做, 遊客再問也無本地人識答了。
本文刊出後有關當局隨即製作多條大幅橫額, 在扶手電梯當眼處掛出,說明干德道並不能上到太平山頂,勸游客趁早打消念頭.
2020年9月28日 星期一
陳素貞模範中學71年校友黄美英找你
WhatsApp 61 407 686 109
(澳洲墨爾砵來函)
冬天改裝户外泳池為温室
寒冷的冬天快到了。户外的泳池又要放水了; 若池裏有水, 要長時間不斷將吹下水的黃葉, 凍僵的昆虫和小動物屍體撈走, 否則泳池變了臭水潭。冬天若打颱風, 地面上的雜物都有機會把水池填满。
故此冬天泳池無水也有需要把它封起來, 何不將計就計在泳池之上裝嵌上一間活動(塑料)温室? 有了温室可以栽種多種植物盆栽, 又可躲避嚴寒和颱風。作為寒冷地带的植物學家, 一間温室的作用真是夢寐以求。
夏天到了才拆掉温室, 恢復泳池功能, 堪稱一池兩用。
倫敦五月底前還是二十攝氏度, 估計能夠游泳的日子只有幾十天, 從前這個北方島國是無人裝空調機的。
2020年3月14日 星期六
美國的低地會否用作發電?
m=1://blog.sina.com.cn/s/blog_b96391280102xho1.html .
全球範圍的氣候轉變使以上大規模廉價發電計劃變得短期內可行, 尾隨者可從先行者處獲得啟發, 從而追上進度. 幾代中東, 北非沙漠人期待的內陸海水湖泊可藉着蒸發改善乾旱, 所發的24/7電又可收回成本, 廉價鈣鈦礦太陽能開發成功是主要因素.
若能改善沙漠乾旱, 加州的山火爆發率會不會就此降低? 2018年11月加州的山火已導致85人死亡, 3人失踪, 看來簡單的太陽能抽水蓄能計劃利用地勢發電短期內會獲得全球接受和推廣. 沙漠裏水是生命之源, 只有大量的蒸發始能改善乾旱. 蒸發後的鹽又可以回收各種資源(如鉀肥). 大量的潮濕水氣能遏止大型沙塵暴, 它們會給太陽能電池鋪上一層沙子. 大規模蒸發會供應大量水蒸汽去改善乾旱. 想象中一連串珍珠項鍊般的蒸發池會改造日漸乾燥的氣候.
還有20至40年美國東部的奥加拉拉蓄水層 Ogallala aquifer 便會被農人抽得枯竭, 現時的 45 萬平方公里農地(美國農地的20%)可能會變成沙漠, 留給人們的時間不多了. https://www.kansascity.com/news/state/kansas/article28640722.html http://www.ngchina.com.cn/magazine/2016/08/1016.html
地中海以南的撒哈拉沙漠過去都廣泛種上橄欖樹, 隨著氣候轉趨炎熱和乾燥, 橄欖樹的種植園都轉移到地中海以北歐洲地區去了. 撒哈拉沙漠又在上演沙進人退的悲劇了.
---------------------------------------------------------------------------------------------------------------------------------
Mechanism:
1. A 24/7 hydro-electricity generation which directs the flow from the sea to the depression all year round;
2. When the sun rises from the east, a widest application of cheap perovskite solar cells is more than sufficient to pump the sea water back to the sea and the process continues 365 days in a year. Source: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96391280102y7ly.html
-----------------------------------------------------------------------------------------------------------------------------------------
圖文轉載自: https://geology.com/below-sea-level
8) Death Valley
Elevation: 86 meters below sea level 7,800Country: USA
Latitude/Longitude: 36°51′N 117°17′W
延伸閱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死亡谷
10) Salton Trough
Elevation: 69 meters below sea level 索爾頓湖面積974平方公里,最大水深16米,蓄水量9.25立方公里Country: USA, Mexico
Latitude/Longitude: 33°19′N 115°50′W
The Salton Trough is the second lowest depres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lowest land in the Salton Trough is along the shoreline of the Salton Sea. The lake level is approximately 69 meters below sea level; however, the lake rises and falls in response to runoff from the New, Whitewater and Alamo Rivers plus some agricultural runoff. The bottom of the Salton Sea is about two meters higher than the bottom of Death Valley.
延伸閱讀:
---------------------------------------------------------------------------------
利用太阳能、风能调渤海水入黄旗海、岱海乃至罗布泊(封闭的隔水盆地),能够建设调水蓄能电站,可解决既要大量获取可再生能源又要克服其不稳定性问题,可谓一石数鸟。Source: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wall
颱風下的島民家庭風力發電設計
六十分鐘時事雜誌(CBS)介紹了Rocky Mountain Institute 在巴哈馬Hope town 搞太陽能, 成功之道在於蓄電池降價, 太陽能發電比用柴油便宜云云。
其實風力發電才是海島首選。打幾天颱風什麽蓄電池裏的太陽能都用光了。再說海島也没有足夠的面積去搞太陽能。
後院或屋頂小型風力發電(水平和垂直)才是終極解决島民供電方式。
構思之中的風車一車兩用, 發電機放置在塔頂, 兼具水平和垂直發電功能。平時可用水平方式發電, 打風時則採用垂直方式發電。如此這般才能保証24/7全天候發電和用電。島國風力資源豐沛, 多裝幾把這樣的小型風車, 輔以若干太陽能板(無海風時用的), 庶幾可以省卻昂貴的柴油發電了。
参考: 石垣島採用日本颱風時適用之垂直型風力發電機
https://challenergy.com/news//00354.html
其實風力發電才是海島首選。打幾天颱風什麽蓄電池裏的太陽能都用光了。再說海島也没有足夠的面積去搞太陽能。
後院或屋頂小型風力發電(水平和垂直)才是終極解决島民供電方式。
構思之中的風車一車兩用, 發電機放置在塔頂, 兼具水平和垂直發電功能。平時可用水平方式發電, 打風時則採用垂直方式發電。如此這般才能保証24/7全天候發電和用電。島國風力資源豐沛, 多裝幾把這樣的小型風車, 輔以若干太陽能板(無海風時用的), 庶幾可以省卻昂貴的柴油發電了。
参考: 石垣島採用日本颱風時適用之垂直型風力發電機
https://challenergy.com/news//00354.html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