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5日 星期二

肖立業关于从长江口引水入疆的建议及再議

关于从长江口引水入疆的建议 已有 9283 次阅读 2011-9-23 2010年秋天,有关“引渤海之水入疆”的讨论一时引起了国内的广泛关注。博主也曾想加入这场讨论,虽有一孔之见,但因才疏学浅,最终未敢加入大讨论。不过,博主倒是写了一篇短文,现借科学网的平台予以发布,请网友们提出宝贵意见。 关于从长江口引水入疆的建议 近日,有关引渤海水入新疆的话题引起广泛的讨论。我曾经有一个类似建议,但觉得项目投资太大、且有许多环境气候变化影响方面的问题需要详细论证,所以没有形成最终建议,而只留作朋友之间的闲谈话题了。最近,看到了“引渤海水入新疆”的有关报道和讨论后,我认为还是有必要把我原来粗浅的建议拿出来作一个讨论,因为调水入疆的问题事关重大,多一份建议,也许更有利于国家决策。 我的想法与引渤海水入新疆的想法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我建议从长江入海口引水入新疆。理由有三: 第一,新疆和西北地区需要的是淡水,而不是海水,从长江口调淡水入疆,不仅可以减去海水淡化成本,而且可以避免因调入海水而引起的土地盐碱化等环境与生态问题。 第二,从长江口引水,不会影响长江流域沿岸的用水问题,也不会引起因流量减少而导致陆区流域生态问题。 第三,从长江口调水与从渤海调水相比,其工程造价与调水能耗基本接近。从长江口调水入天津这一段,沿途基本上是平原地区,修建引水设施的成本相对较低,工程总造价只有小幅增加;调水高度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调水能耗也可以忽略不计。 另一不同之处在于,我建议要利用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建造一个水域面积达数十万平方公里的“人工内陆海”。将来还可以把这个“人工内陆海”的水向西出售给中东和中亚等缺水国家,并从这些国家换取石油或天然气,即用水资源换能源。 最后一个不同之处在于,我建议,“人工内陆海”的水面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沿丝绸之路引流至黄河,一方面可以冲刷黄河长期以来形成的高高的河床,减少黄河的水患,并进而在黄河入海口形成新的陆地,另一方面,可以沿引流路线建设水电站,这些水电站可以充当未来大型可再生能源电站的储能备用系统(这是我提出引长江口之水入新疆的原始动力,因为抽水储能是目前唯一能够实现大规模能量储存的成熟技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电站发电功率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所带来的并网难的问题。 综上所述,引水入疆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水资源的问题,同时涉及到能源、环境、生态、国际国内政治等多领域的重大问题,关乎国家的命运。为此,建议: 1. 对引水入疆引起的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等问题做全面系统的可行性论证; 2. 进行引水线路的地理与地质调查研究,提出引水线路的可选方案; 3. 立项开展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4. 在以上基础上,做好工程的总体设计和发展规划。 附:有关提水的能源问题 1、按照有关估计,引渤海之水入新疆,提水高度为1200米。如果从长江口引水至华北平原,再提升1200米,且按照流量为每秒5000吨来计算,则需要的抽水功率为6000万千瓦,如果考虑到系统总效率为50%,则需要的电源功率为1.2亿千瓦。 2、我国正在规划建设7大风电基地,发电功率将超亿千瓦,且这些风电资源绝大部分位于从长江口引水至新疆的沿途。考虑我国风电发展远景,将来可用的风电资源会更多。如果将风电用于提水,风电多的时候多提水,少的时候少提水。在引水路线上建设一些水库,并在下降段建抽书储能电站,则可以将不稳定的风电转化为相对稳定的水力发电,便于接入电网。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肖立业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2066-489570.html [14]kcwongjinan 2015-6-29 11:26 中國的煤炭和天然氣都只夠開采33年,石油還不到10年(<<中國領先一把>> 2014,第239頁).長江水一天不開入西部,沙塵暴天天威脅着沙漠太陽能(1000 GW規模).時間不多了. IP: 202.40.137.* | 赞 赞 [13]kcwongjinan 2014-9-11 17:08 將長江引入渤海並封死出海通道即成巨大淡水湖. 廉价鈣鈦礦太陽能电池四年內面世即解决全部沙漠發电問題,然后才泵長江上蒙古高原. IP: 202.40.137.* | 赞 赞 [12]kcwongjinan 2014-2-15 15:56 哥倫布1492年發現了美洲,随后發展成為第二个歐洲及非洲.長江水泵上蒙古高原再造第二个中国指日可望. IP: 202.40.137.* | 赞 赞 [11]kcwongjinan 2013-6-20 15:43 猜想長江航运為主要考慮.建議沿運河多建船閘(包括天津).贏利機會大. 再议从长江口调水入疆的建议 已有 5103 次阅读 2021-2-10 16:4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博主以前提出过从长江口调水入疆的建议,今对以前的建议修改完善后,再次在此呈现给网友,请大家批评指正。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同时,把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国西北部地区广袤的土地上,资源丰富,但是因为缺水,不太适合居住和大量发展工农业。因此,长期以来,这里不仅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也是贫困地区。为此,要大力推进西部开发战略,非常关键的一点是要解决西部地区的水资源问题。解决这一地区的水资源问题,不仅可以更加有机地在该地区大力发展工业和农业,以增强边疆地区应对战争和冲突的能力,还可望吸引更多人口参与西北地区的建设和开发,对于缓解我国地区人口和发展分布不平衡的问题也有重大作用。因此,解决西北部地区的水资源问题,对于促进我国西部大开发格局的形成、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等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有关调水入疆的话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从讨论的情况来看,大家对于调水入疆这件事本身没有多大的争议,争议的核心点主要包括从哪里调水、能够调多少水、需要调多少水以及怎么调水等几个方面。几年前,就有提出引渤海水之入新疆的建议,最近又看到了从雅鲁藏布江引入新疆的有关报道和讨论。引水入疆方面的建议和讨论,引起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兴趣,我们也就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思考。 与引渤海水入新疆或引雅鲁藏布江之水入疆的建议不同,我们建议从长江入海口引水入新疆。理由有四: 第一,新疆、内蒙、甘肃、宁夏、青海等西北地区需要的是淡水,而不是海水,因此不宜从渤海引海水入疆;此外,海水淡化成本高,而且会因调入海水引起土地盐碱化等环境与生态问题。 第二,从雅鲁藏布江、黑龙江等国际河流调水,可调水量十分有限且容易引起国际争端。从国内其它河流的中上游调水,可调水量也较为有限,且会影响下游流域沿岸的用水问题以及陆区流域生态问题。只有从河流的入海口调水,才能避免上述问题。 第三,长江是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年径流量约为9600亿立方米,可调水资源十分丰富。如果从长江口调水,则可调水资源更加可观【1】。事实上,少量的调水只能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只有大量的调水才能彻底解决水资源问题并显著改善区域生态与环境。从长江口调水入疆与从长江其它地方调水入疆相比,其工程造价与调水能耗基本接近。其中,从长江口调水入华北这一段,沿途基本上是平原地区,修建引水设施的成本相对较低,调水高度也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调水能耗也相对较少。工程总造价和调水能耗主要花费在从华北平原到内蒙古高原至新疆这一段【2】。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光伏发电度电成本日益下降,其度电成本将降低至0.1元RMB以下,则提水高度为1500米的能耗大约为0.5元RMB/立方米。 由于长江口可调水量很大,因此我们建议要利用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建造一个水域面积达数十万平方公里的“人工淡水湖”【3】。“人工淡水湖”的建设,对于改善局部小气候有一定的帮助,可望在湖泊周边形成更好的降水条件,从而使湖泊周边大片沙漠变成绿洲。同时,通过建设“人工淡水湖”,可以在南疆地区实施移民行动计划,可以更好地解决库区居民的生存条件和环境。此外,将来还可以把这个“人工淡水湖”的水向西出售给中东和中亚等缺水国家,并从这些国家换取其它资源。 第四,上述调水路线将途经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甘肃和新疆,可以一并解决我国大部分缺水地区的水资源问题,并可在调水沿线形成众多的湖泊,对于改善地区生态也具有重要的价值。生态的改善,可以增加植树造林的规模并增加碳汇,为实现2060年碳中和提供重要的支撑。 同时,我们建议,在“人工淡水湖”的水面达到一定程度后,需水量将减少,从而可将部分水量在黄土高原直接引流至黄河。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缓解甘肃、宁夏、青海乃至山西和陕西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冲刷黄河长期以来形成的高高的河床,从长期看可以减少黄河历来的水患,并进而在黄河入海口形成新的陆地;第三方面,可以沿引流路线建设水电站,这些水电站可以充当未来大型可再生能源电站的储能备用系统,因为抽水储能是目前唯一能够实现大规模能量储存的成熟技术,从而可以解决大量可再生能源并网难的问题,对于促进我国能源体系的革命也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综上所述,与其它调水方案相比,我们建议的调水方案,虽然运营成本相对较高,但其对我国缺水地区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也是全方位的,所形成的社会经济效益也更加巨大。 如此浩大的调水工程,如果得以实现,将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重大水利工程。除了上述重大战略意义和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效益外,从现实情况来看,工程的建设还可以大大缓解我国产能过剩问题,对于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也将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可使近半国土面积变得更加宜居和更加适合于生产,因而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功”。 诚然,大家会关心该调水方案所带来的负面生态影响问题,主要涉及入海口盐度增加导致的局部生态变化,以及对崇明岛和江苏北部沿海滩涂的侵蚀问题,但这些影响是局部的和轻微的。至于因从入海口大量调水可能造成海水上溯问题,则可以通过建设可灵活调节的闸门,并建设引流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综上所述,引水入疆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水资源的问题,同时涉及到生态、环境、能源等多领域的重大问题。为此,建议就上述调水入疆方案安排以下前期工作: 1)、对引水入疆引起的局部生态问题做全面系统的评估;进行引水线路的地理与地质调查研究,提出引水线路的可选方案; 2)、开展与上述工程相关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完成工程总体建设的可行性论证; 3)、在以上基础上,做好工程的总体设计、建设发展规划和造价评估等工作; 4)、上述工作完成后,形成全面系统的工程建设立项可行性报告。 附说明: 【1】雅鲁藏布江在我国境内的年径流量约为1100亿立方米,调取1/4即大约275亿立方米。新疆塔里木河的年径流量约为400亿立方米。1949年前,罗布泊大约有2000~3000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解放后,为改善民生,国家在塔里木河上游建设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每年引水量大约150亿立方米。从此,罗布泊逐渐消失。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从雅鲁藏布江调取1/4的水量,即使不引起重大国际争端,也难以根本性解决新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河流入海口的水可调取量大,除可能引起近入海口的海域海水盐度适当增加并对局部海洋生态和滩涂产生一定的影响外,不会造成其他任何影响。长江年径流量约为9600亿立方米,调取1/3即达到3200亿立方米,是塔里木河年径流量的8倍之多,可望从根本上解决新疆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2】引长江口之水入新疆,提水高度约为1500米。如果按照流量为每秒10000立方米来计算(对应年调水量为3200亿立方米),以抽水系统效率为85%来计算,则需要的抽水功率为1.8亿千瓦,大约相当于我国现在总装机量的10%,年耗电量大约相当于现在全国发电量的20%(如果只调1000亿立方米/年,则能源需求只有当前全国年发电量的6%左右)。以提水每立方米的能耗成本为0.5元RMB计算,如果每年调水1000亿立方米,则能耗成本仅为500亿元。考虑到在人工淡水湖区域的生态改善后,调水量可以适当减少,且部分水量再经黄河回流,利用沿途所建的水电站可以再回收部分功率,则从长远看,该工程总的消耗功率可以再降低。我国正在规划建设7大风电基地,发电功率将超亿千瓦,且这些风电资源绝大部分位于从长江口引水至新疆的沿途。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也较多地位于这条调水线路。如果将可再生能源电力用于提水,在引水路线上建设一些水库,并在下降段建抽书储能电站,则可以将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为相对稳定的水力发电,便于接入电网。特别是考虑到“人工淡水湖”在蓄水较多以后,可以将部分水量经黄河回流,则可以建设更多的水电站,为大量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提供重要的储能支持,对于促进我国能源革命也具有重大意义。 【3】如【1】所述,只要额外往塔里木河每年注入150亿立方米的水量,则罗布泊大致可以恢复到1949年前的2000~300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如果每年注入2000~3000亿立方米的水量,则可望形成更大的湖泊。比较分析:与塔里木盆地纬度相近的里海,水域面积约为37万平方公里,每年有上100条河流注入大约2900亿立方米的水量。因此,如果往塔里木盆地每年注入2000-3000亿立方米的水量,则大致可以形成与里海相同水域面积的“人工淡水湖”(约30万平方公里)。通过大量水量的注入,形成一个与里海水域面积相近的巨大淡水湖,可以占满塔里木盆地的东部地区,可以媲美北美五大湖区(水域总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肖立业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2066-1271619.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