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真的不要病,也不要老》轉載自: https://www.facebook.com/dr.ray.on.call/posts/香港人真的不要病也不要老剛過了中秋節沒多久早晚開始有點清風涼意中午還有點炎熱這是我最喜歡的天氣然而我們卻已經迎來了入院壅塞admission-block的困境所/1113616678779398
剛過了中秋節沒多久,早晚開始有點清風涼意,中午還有點炎熱,這是我最喜歡的天氣。
然而,我們卻已經迎來了入院壅塞(Admission Block)的困境。
所謂的入院壅塞,是指病人經急症室醫生診治後,判定需要入院觀察治療;但由於有關科別病房床位爆滿,病人就此滯留在急症室等候區或走廊,暫時由急症室的醫護人員照顧。
用「難民營」來形容這種情況,絕對不算誇張,我相信曾經不幸造訪急症室的讀者們,一定會同意我的說法。
病人沒私隱,沒尊嚴,吃的拉的,就只有在那張兩尺半的輪床上,行李就放在床下、吃飯就在床欄之間架一塊膠板。
如果我是一個失智的老人家,而閣下有幸睡我的鄰床,我絕對可以輕鬆地用手抓一把大便,直接抹在你的臉上,連扔的氣力也可以省掉——可想而知床與床之間有多窄。
急症室不會關燈,廣播也不會停止,試問病人怎可能好好休息呢?
遠的不說,就只說今天中午:內科普通、內科發燒、外科和骨科都爆滿了。
滯留的病人超過 40 位,等待最少 10 個小時。
這樣的情境年復一年,小弟每年都在說,就連自己都覺得不厭其煩。
但是,如此難熬的日子,愈來愈多,也愈來愈差。
我不敢說院方是坐視不理,始終也嘗試過爭扎一下,不過,我覺得那些措施只是杯水車薪,更給人一種束手無策、愛莫能助、無能為力的感覺。
三年前,醫院曾經皇恩浩蕩,加開急症科病房乙間,增添45張床位接收病人,由急症科派員照顧。
滯留在急症室等床的情況,的確大幅改善過⋯⋯一年半載,然後到去年的夏季峰潮,結果又打回原形。
我們實在沒有任何緩衝的空間,因為急症室的醫護同時需要照顧在「後園」滯留的病人,實在分身不暇去面對「前門」的新症。
平日都已經如此捉襟見肘,若然不幸遇上大型事故,再加上大量傷患的話,後果實在難以想像。
縱有所謂的新型診治過程,縮短病人見醫生的等候時間;但見醫生後的等待時間,卻是沒有減少過。
可憐親愛的護士們,就會淪為病人與家屬的發洩對象:「到底在等甚麼?要等到何時?」
單是解釋這個奇特的現象,就已經花上了一半的工作時間。
我不是怪病人和家屬,因為醫患皆是這困境之下的受害者。
年輕人,到底是甚麼可以驅使你,能夠在這個惡劣的環境中工作下去呢?是愛丫,還是責任呢?
也許頭幾年,年輕人仍然能夠窮盡愛和責任,留在公立醫院去照顧病人。
但當年復年、月復月、日復日,都是同樣看不到盡頭的悲慘境地時,隨著年月漸長,大家一定想良禽擇木而棲:為甚麼我不另謀高就,留更多時間和精力給家人呢?
今年過了大半,已經有兩位專科醫生離開;至於護士,走十個八個一定少不了——約一半有三年以上經驗。
話音剛落,今天又聽聞四位抽血員準備遞信,其中三位是今年才來的新人,再加上年頭走的兩位,屈指一算,今年走的夠坐一部小巴了。
香港公私營醫療制度失衡,是人盡皆知的事實。
時間就是金錢,金錢就是時間;要麼就等很久,要麼就付很多——沒有那一種中間著墨,合理時間、合理金錢的烏托幫。
我不是要批評保險制度,或者私營醫療;而我作為醫生,也有購買醫療危疾保險。
但是,保險的保障範圍始終也有上限,而私立醫院需要自負盈虧,在保險條款以外的項目,也確實令病人難以負擔。
再者,不少老人家也沒有購買保險,現在保險公司固然很難受保、或者需要付上高昂的保費。
如此這般,公立醫院就成為了香港人最後的一張安全網。
只可惜,這張網已經千瘡百孔,瀕臨土崩瓦解的邊緣。
我診治過一位退休的公立醫院老醫生。
他對曾經貢獻一生服務過的這間大醫院很有情意結,也心知這裡的後輩「好打得」,所以回來求診。
當然,他也享有免費醫療和入住二等房的福利。
但無可奈何的是,私家房爆滿了,就連普通病房的廁所位也沒有,所以只能夠在急症室的走廊待上一夜。
所以啊——香港人,真的不要病,也不要老。
剛過了中秋節沒多久,早晚開始有點清風涼意,中午還有點炎熱,這是我最喜歡的天氣。
然而,我們卻已經迎來了入院壅塞(Admission Block)的困境。
所謂的入院壅塞,是指病人經急症室醫生診治後,判定需要入院觀察治療;但由於有關科別病房床位爆滿,病人就此滯留在急症室等候區或走廊,暫時由急症室的醫護人員照顧。
用「難民營」來形容這種情況,絕對不算誇張,我相信曾經不幸造訪急症室的讀者們,一定會同意我的說法。
病人沒私隱,沒尊嚴,吃的拉的,就只有在那張兩尺半的輪床上,行李就放在床下、吃飯就在床欄之間架一塊膠板。
如果我是一個失智的老人家,而閣下有幸睡我的鄰床,我絕對可以輕鬆地用手抓一把大便,直接抹在你的臉上,連扔的氣力也可以省掉——可想而知床與床之間有多窄。
急症室不會關燈,廣播也不會停止,試問病人怎可能好好休息呢?
遠的不說,就只說今天中午:內科普通、內科發燒、外科和骨科都爆滿了。
滯留的病人超過 40 位,等待最少 10 個小時。
這樣的情境年復一年,小弟每年都在說,就連自己都覺得不厭其煩。
但是,如此難熬的日子,愈來愈多,也愈來愈差。
我不敢說院方是坐視不理,始終也嘗試過爭扎一下,不過,我覺得那些措施只是杯水車薪,更給人一種束手無策、愛莫能助、無能為力的感覺。
三年前,醫院曾經皇恩浩蕩,加開急症科病房乙間,增添45張床位接收病人,由急症科派員照顧。
滯留在急症室等床的情況,的確大幅改善過⋯⋯一年半載,然後到去年的夏季峰潮,結果又打回原形。
我們實在沒有任何緩衝的空間,因為急症室的醫護同時需要照顧在「後園」滯留的病人,實在分身不暇去面對「前門」的新症。
平日都已經如此捉襟見肘,若然不幸遇上大型事故,再加上大量傷患的話,後果實在難以想像。
縱有所謂的新型診治過程,縮短病人見醫生的等候時間;但見醫生後的等待時間,卻是沒有減少過。
可憐親愛的護士們,就會淪為病人與家屬的發洩對象:「到底在等甚麼?要等到何時?」
單是解釋這個奇特的現象,就已經花上了一半的工作時間。
我不是怪病人和家屬,因為醫患皆是這困境之下的受害者。
年輕人,到底是甚麼可以驅使你,能夠在這個惡劣的環境中工作下去呢?是愛丫,還是責任呢?
也許頭幾年,年輕人仍然能夠窮盡愛和責任,留在公立醫院去照顧病人。
但當年復年、月復月、日復日,都是同樣看不到盡頭的悲慘境地時,隨著年月漸長,大家一定想良禽擇木而棲:為甚麼我不另謀高就,留更多時間和精力給家人呢?
今年過了大半,已經有兩位專科醫生離開;至於護士,走十個八個一定少不了——約一半有三年以上經驗。
話音剛落,今天又聽聞四位抽血員準備遞信,其中三位是今年才來的新人,再加上年頭走的兩位,屈指一算,今年走的夠坐一部小巴了。
香港公私營醫療制度失衡,是人盡皆知的事實。
時間就是金錢,金錢就是時間;要麼就等很久,要麼就付很多——沒有那一種中間著墨,合理時間、合理金錢的烏托幫。
我不是要批評保險制度,或者私營醫療;而我作為醫生,也有購買醫療危疾保險。
但是,保險的保障範圍始終也有上限,而私立醫院需要自負盈虧,在保險條款以外的項目,也確實令病人難以負擔。
再者,不少老人家也沒有購買保險,現在保險公司固然很難受保、或者需要付上高昂的保費。
如此這般,公立醫院就成為了香港人最後的一張安全網。
只可惜,這張網已經千瘡百孔,瀕臨土崩瓦解的邊緣。
我診治過一位退休的公立醫院老醫生。
他對曾經貢獻一生服務過的這間大醫院很有情意結,也心知這裡的後輩「好打得」,所以回來求診。
當然,他也享有免費醫療和入住二等房的福利。
但無可奈何的是,私家房爆滿了,就連普通病房的廁所位也沒有,所以只能夠在急症室的走廊待上一夜。
所以啊——香港人,真的不要病,也不要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