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4日 星期二

單偉彪斥土地大辯論冇用

66歲的單偉彪是上市建築公司老板(惠記集團, 0610), 他認為一般人對繁複土地供應制度缺乏基本認識, 點心紙選來選去改變不了缺乏認識的現實.  應該由幾組專家向市民提供不同解決方案以便迅達致解決問題的共識.

---------------------------------------------------------------------------------------------------------------

造聖運動無用論?

鳳凰衛視近日重播20年前片段有關訪問某首長為何不填海以徹底解決每年八萬五單位供應市場?  首長回答說宏大填海計劃的推行要20年,言下之意是任期只有五年, 短期內無意推行.  八萬五已是胎死腹中, 「沒有再講,等於不存在」 總的表現被鑑定為議而不決, 決而不行.

由那年代開始至今天, 仍有人長期以填海要20年(註一)作推搪, 他們認為再加上10年起樓, 花了幾千億港元剛好捱到2047, 上千公頃拱手讓給中國共產黨, 好讓他們冷手執個熱煎堆, 而香港領導人無人甘願冒這個執輸(敗家)之險.  (消息來源:姚松炎視頻, 一位被放生再參選之前議員, 是不是堅持上述觀點而獲得放生? 猜一下吧).

註一: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指出,填海預計需要15至20年,屬中長期土地供應措施 Source: https://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71229/s00002/1514484056741    前行政會議員林奮強指填海需10, 15, 20年  Source:  http://programme.tvb.com/news/straighttalk/episode/20180904/




單偉彪今早商業電臺臺 http://www.881903.com/Page/ZH-TW/TagSearch.aspx?tagid=521898&resourcetype=8   以多個宏大填海工程為例子, 指出填海只需幾年而非20年,  例子包括赤臘角新機場, 廸士尼樂園, 東涌新市鎮等等 這個數字為什麼會出那麼大差別?  是什麽人在宣傳巨大的差錯? 居心是什麼?  目的是產生共識或是產生混亂?

政府近日在土地大辯論完成時爆出有大膽支持填海的設想,  某大研究團體又趁機提出比政府填海規模大一倍 (共2,200公頃) 的主張, 並揚言香港人要享受新加坡人均居住面積,  則需填海9,000公頃. 研究團體的老板是誰? 港人大救星原來又是他.

至此造聖運動成功!

----------------------------------------------------------------------------------------------------------------

轉載自: https://thestandnews.com/politics/梁振英-若堅持-八萬五-今天房屋問題不存在-轟反對派阻撓

梁振英在發布會上重提,回歸初期董建華政府提出的「八萬五建屋計劃」,至有關決定推出不久後亞洲出現金融風暴,有人歸咎樓價下跌及負資產現象是「八萬五」所致,「但當時沒有人問為何其他亞洲房地產無這房屋政策,市場樓價都應聲下跌,樓價跌幅比香港更嚴重。」
梁振英說,若當年的行政長官董建華當時堅持計劃,相信房屋問題今天不會存在,「當年取消8萬5房屋政策,今日的後遺症,大家感覺到了。」
梁振英稱,「當時有土地唔知去咗邊…如果當時能夠從理不從眾,講事實,不是講感覺的話,我相信,今日香港的房屋問題已經解決了。」
他說,今日討論社會政策時事,希望能夠實事求是,不是用聲浪去壓倒事實。
梁振英之後回應記者提問時指出,當年特區政府在社會輿論壓力下,加上立法會反對派議員反對下,不得不放棄「八萬五」計劃,「當年董生和我,還是社會其他人士,無論是否有公職,對這問題有客觀全面認識的人,包括董生在內,都好想繼續推八萬五,但當時在立法會的反對派反對的情況下,是沒有辦法推動的。」
梁振英指出,過去幾年增加土地供應,遇上同樣情況,「如果當年8萬5規劃,能夠得到社會包括立法會支持和配合,今日香港房屋問題是不存在的。」在梁振英回答問題後,台下觀眾即報以熱列掌聲。
董建華1997年10月首份《施政報告》提出八萬五建屋計劃,梁振英一直被指是建議董建華推行此大計的主催者。 梁振英一直被視為「八萬五」的推手,他曾指八萬五建屋計劃是彭定康任港督的時期開始研究的,但當時受制於中英聯合聲明,未能付諸實行。
-------------------------------------------------------------------

路勁基建單偉彪:十年內完成填海


路勁基建單偉彪表示,現時填海的技術先進,有助縮短填海工程所需時間。

(星島日報報道)土地大辯論現時進行得如火如荼,先後參與本港多個填海工程,屬本港知名建築商之一的路勁基建執行董事單偉彪,就表態支持透過大規模填海增加本港可發展土地,可算為治標的方法;並指現時填海的技術先進,有助縮短填海工程所需時間,料不用10年便可完成整區的填海工程;並列出三大心水選址,分別為沙田馬料水、屯門龍鼓灘及大嶼山等地。

  路勁基建系內集團先後參與本港多個填海工程,近期亦有份參與機場三跑及東涌填海。單偉彪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本港回歸逾20年,缺乏大型填海項目,導致長時間未有新土地釋出,因此填海造地應盡快「拍板」。

  就現時市場對填海的意見,單偉彪提出兩大反駁,首先就現時填海造地需時長達15年,單偉彪指,其實不用10年便可完成整區的填海工程,甚至在較短時間內,如6至7年左右,就可有首幅地皮供應。

  他以東涌填海區為例,於今年初才開展填海工程,2020年便須向政府交出首幅地皮,他指:「我唔敢說填海一定更快,但一定唔會慢過其他方式。」就外間批評利用填海方式造地成本較貴,單偉彪指,東涌填海區雖然規模較少,料每方呎造價較高,但其實每方呎地皮的造價僅逾800元,認為價錢不算太貴。

  單偉彪亦列舉三大心儀具潛力的填海重鎮,包括沙田馬料水及屯門龍鼓灘,雖然涉及的填海面積不大,但兩地的環境及位置,均適合填海興建新市填。

  他同時亦建議擴展於大嶼山的填海工程,他指,大嶼山的填海工程雖然現已展開,惟其實仍有大量可供發展的空間,如欣澳對出一帶位置,交通基建等亦適合填海,釋放區內住宅發展潛力。就現時建議於東大嶼興建人工島,作為中環商業區的延伸,單偉彪亦大力支持,指區內可容納數十萬人的人口,解決港島土地供應不足的問題。

  他指,本港回歸以來,現時每日有150名內地人獲發單程證來港定居,相信由97年回歸以來,已有逾百多萬內地人口來港,而這批人士當中,相信不少為甚具經濟實力,對住屋環境及質素亦具一定要求的人士,在支撐樓市的同時,亦增加本港住屋需求。他指,相信填海造地並興建新市鎮為最直接的方法,並打趣說,若果現時需增建可容納100萬人口的住宅,興建兩個新市鎮就可解決問題。

  他指,現時於效野公園邊緣地建屋以及於改劃高爾夫球場等方案,雖面對不少反對聲音,惟填海可額外增加土地,可算為治標的方法。

  單偉彪引述新加坡為例,指出該國有25%的地皮均為填海出來的,做法簡單直接。他指,香港在回歸前也採用類似方法填海地,現時的天水圍及東涌等地,均依靠填海才有足夠空間發展新市鎮,每個地區均擁有數十萬人口,當中沙田經過長年發展,現時人口已達逾百萬人。

------------------------------------------------------------------------------------------------------------------------------------

稱公眾諮詢「有點多餘」 利基單偉彪:找不到填海有何大壞處

轉載自:  https://news.mingpao.com/ins/instantnews/web_tc/article/20180905/s00001/1536114458045

「土地大辯論」本月26日結束,有組織表明支持填海。工程界「老行尊」、路勁基建董事及利基控股(0240)主席單偉彪表示,找不到填海有何大壞處,直言本港樓價高企,必須解決土地供應以抑制樓價。

單偉彪在商台節目指出,填海屬於新造地,規劃較容易,他以新機場和迪士尼樂園為例,稱前者由1991年起動工到1998年便啟用,後者則花了5至6年。對於填海諮詢方面,他先指諮詢「有點多餘」,「如果我病,你會問一班醫生,還是全港諮詢?」他強調是屬於知識問題,「問一個什麼都不識,你不如不要問,他都不知好處和壞處是什麼」,再補充諮詢應先由專家歸納為數個方案,再交公眾討論。

談及本港樓市熾熱,他直言從地產商的角度「看不到(樓價)怎樣跌下去……香港錢太多,在銀行有十多萬億(元),現在還有國內同胞來參與競賽買樓,最大問題是無地無樓起」。

-------------------------------------------------------------------------------------------------------------------------



Source: https://finance.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275747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