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補充: 撒哈拉沙漠只有少於20%是沙漠, 其餘80%是石漠hamada, 埃及Qattara depression佔地19,605平方公里, 一半用作引地中海水作全天候水力發電, 另一半用光伏(或廉價鈣鈦礦太陽能)提低地之水入蒸發湖, 以便提煉鹽的化合物. 廢水循管道排往紅海. 如此這般大面積, 天天給大氣添加水份即可改善乾旱, 並有助於綠化沙漠. 相同緯度的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會因沙塵暴的次數減少而獲益. 科威特每年21次沙塵暴, 2011年時每平方公里370公噸沙從天而降. 2005年時才只不過每平方公里120公噸沙. 按這個速度今年的沙塵會接近每平方公里400至500公噸. 科威特的沙塵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96391280102y8ve.html 圖片轉載自: 狂沙風暴 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sciencewithyou/episode/513365 ----------------------------------------------------------------------------------------------------- "五旬風”年年都有 老百姓習以為常 埃及沙塵暴每年刮50天 |
|||
本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徐平 圖文轉載自: http://www.people.com.cn/BIG5/guoji/25/95/20010521/469861.html |
|||
沙塵暴在埃及被稱作“五旬風”,主要刮風期約在每年的3月底到5月中旬,這段持續近50天的時期又被稱為“五旬風期”。這期間來自南方的熱風卷著大量沙塵,把大地吹得一片“灰頭土臉”。這種天氣不僅埃及有,中東的不少國家也都有,只不過沙塵暴給當地造成的危害程度大小不同而已。 5月12日、13日兩天,埃及東北部地區遭到強沙塵暴襲擊,給海上運輸、空中交通帶來嚴重影響。埃及首都開羅上空一片黃蒙蒙的,開羅機場不得不暫時關閉,一些航班也被迫改降在埃及東部的古爾代蓋機場。在北部的亞歷山大市,由于風勢猛烈,當地政府不得不暫時關閉海港。 沙塵暴對居民的生活更是造成了極大不便,記者也深受其害。目前,開羅的氣溫已達30攝氏度,沙塵暴使空氣中混雜了大量的沙塵,呼吸時的那種嗆味使人難受異常。所以一般只要不是急事,人們總是關緊門窗躲在家里。但是在家里也難逃沙塵暴的“侵襲”:沙土不知從哪兒“鑽”進來的,一天下來,桌面上就有薄薄的一層土。接受衛星電視訊號的“鍋”也不聽使喚了,平時很清楚的電視畫面多了許多“雪花”。早上出門,停在路邊的汽車全蒙上了一層沙,用抹布擦車根本不管用,必須要用水清洗。 其實在開羅市區,由于樓房林立,綠化也不錯,還不能算真正感受到沙塵暴。記得有一次,記者開車從尼羅河谷的基納(Qena,樂蜀向北四十公里)往東橫穿東部沙漠,去紅海邊的旅游勝地古爾代蓋(地圖紅點),正巧遇上了沙塵暴。 Source: Google map 當時真可謂“風起云涌,飛沙走石”。埃及的沙漠高速公路是修得很不錯的,記者開的奔馳車也剛買不久,性能相當好,但當時只聽到車窗外呼呼的風聲,且總感到像有一雙力量無窮的大手在旁邊推著車頭,要把記者的汽車推下高速公路似的。 這種突如其來的沙塵暴往往會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90年代初,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有一次坐飛機去約旦治病就碰上了沙塵暴。當時能見度極低,地面人員不得不集中許多汽車,用汽車燈作跑道指引燈,這才使飛機成功地迫降在一個簡易機場上,避免了一場災難的發生。 受“五旬風”危害的中東國家多數處于沙漠地區,治理沙塵暴只能通過發展綠洲等見效較慢的措施。至于普通百姓,因為它年年都會來,也就習以為常了。 《環球時報》 (2001年05月18日第二版) |
|||
--------------------------------------------------------------------------------------------------------------------热浪骤然来袭 阳光肆意炙烤埃及进入炎夏模式本报驻埃及记者 黄培昭 轉載自: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8-05/08/nw.D110000renmrb_20180508_3-22.htm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08日
22
版)
有埃及媒体把这次气温“直升机般的上升”归咎于“五旬风”肆虐。近日从西南沙漠刮来热风,夹杂着可怕的沙尘席卷埃及全境,气温陡然上扬。 “五旬风”固然是高温原因之一,更主要的原因是埃及特殊的自然条件。埃及1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95%以上都是沙漠,除了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气候相对温和外,其余大部地区都是热带沙漠气候,沙漠腹地气温可达43摄氏度以上。这决定了埃及全国整体气候偏热,尤其到了夏天,炎热难耐,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酿成灾难。2015年8月,埃及持续一周的热浪,导致106人丧生。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那天,记者到埃及最古老的萨卡拉金字塔采访,烈日当空,炽热灼人,没有一丝风,金字塔周遭寸草不生,游客一个个喘着气,不断喝水,还直呼太热。记者回来发现自己脸晒得黝黑,身上皮肤也都晒红了,差点像蛇一样蜕皮。晚上睡觉,更是汗流不止,难以入眠。 许多西方游客是冲着埃及的阳光来的,一些人甚至热衷埃及锡瓦绿洲等地流行的“沙漠疗法”。他们把整个身体埋进沙里,只露出头来,据说这样可以治疗风湿、关节痛等。不过,埃及媒体介绍,此疗法只适用于春、秋、冬三季,如果在热浪肆虐之际埋进沙里,恐怕一不小心就被“烤熟”了。 由于每年夏天都很热,埃及人已经习以为常,甚至以此调侃。例如日前埃及媒体刊登了一幅漫画,表现古埃及人如何播报天气。只见播音员正襟危坐道:“我们注意到,大群蝗虫蜂拥而出,这预示着将有一波热浪来袭。”记者的房东风趣地说,现在用不着看蝗虫,热浪随时不期而至。 酷暑面前,富裕些的埃及人选择到亚历山大,或更远些的西北海滨小城马特鲁避暑,经济条件不允许的则只能待在家里。好在空调已经普及,盛夏时节,埃及几乎家家户户都靠空调降温,尤其是制冷快、效果好的“水空调”更受青睐。埃及政府告诫人们多喝水,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不得不外出时尽量做好防护,还鼓励人们在家中安装双层窗户,隔阻热浪。一些家境好的家庭用耐高温隔热保温涂料粉刷房子,效果不错。此外,埃及旅游管理部门建议旅游团尽可能把户外游安排在上午,譬如在卢克索一带,最好一大早出发,在中午太阳“发威”前看完尼罗河两岸的古迹,赶回船上,下午可以在船舱和遮阳伞的保护下,继续乘船游览。 (本报开罗5月7日电) --------------------------------------------------------------------------------------------------------------- Location of the Qattar Depression in Egypt (brown surface)
Source: http://www.catsg.org/cheetah/04_country-information/North-African-regions/egypt.htm
Source: https://link.springer.com/chapter/10.1007/978-3-642-14779-1_23
博主建議: 根據上圖, 廉價鈣鈦礦太陽能是完全有能力將地中海水提升至海平面150公尺, 因此全天候水力發電是排往地中海方向.
延伸閱讀: 防治荒漠化公约秘書處 http://catalogue.unccd.int/827_Sand_and_Dust_storms_Chi.pdf The River Nile - Qattara Depression Pipeline http://www.medjmc.com/mahmoud/qattara.html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sandstorms in the Middle East over the past 15 yearsSource: http://www.wseas.org/multimedia/journals/environment/2014/a365715-087.pdf |
2018年8月25日 星期六
埃及沙塵暴每年刮50天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