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摩洛哥菜與中菜之分別(盬少難適應?)


消息來源香港電臺大城小事 譚惠清 10/11/2017 

http://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City_Snapshot/


摩洛哥食材豐富(無猪肉供應), 海產新鮮, 西方旅客有專門慕名而來品嘗和學做的  tajine 菜, couscous, 鹹檸檬, 甜品等等. 不少國際菜式如法國, 義大利, 西班牙都有專門餐館供應.  本地飲品和小食以加糖為主, 茶和多款甜品都是甜的. 在中國標準來看, 非常難適應的便是多放香料 (紅椒粉, 茴香粉(孜然), 黑椒, 黄薑粉, 中國薑粉) 少放鹽. 不同份量的香料經烹煮後融和交滙, 十分美味. 相同食材 (如橄欖雞和檸檬雞), 但香料不同, 菜式便具有不同魅力, 這些都是需要跨文化學習和適應的,  適應期的長短則視乎個人而定.

鹽放少了可以即時加添, 但人家民族是不吃大米的, 華人只能跟着吃麵飽.  雖然每一兩條街便有麵飽鋪子, 全日供應烘得香噴噴的新鮮出爐麵飽, 它們其實很好吃. 但當地若干小餐館客人流通量少, 麵飽冷了硬了一樣照供應, 華人旅客餐餐吃不下乾冷麵飽便很難適應了.  通心意粉, 意大利麵條, 各式薯菜都是付諸闕如. 嬌生慣養的小朋友初來首個星期竟多餐吃不下了.

中國旅客一般都會攜帶老乾媽辣醬, 食醋, 火鍋湯料等應急.  市面上華人餐館亦漸漸流行, 只需上網尋找便可.

--------------------------------
譚惠清

https://www.facebook.com/tamwaichiing                    


---------------------------------------------------------------

博主補充:

除了港式需加砂糖外, 中國茶是不糖的. 甜品對 70 萬糖尿患者 (1/10 香港人口, 中國近億糖尿患者都是須要戒口的. 只要一個家人患上糖尿, 整個家庭的餐飲便會配合少糖.

加拿大烹調電視節目 Uprooted Episode 2 女主持人 Sarah Sharratt  嫁入法國小鎮古堡作主人, 她也是投訴鎮上的麵包店 (流通量每天 1,000 根棒麵飽) 老是將放凉了的棒麵飽賣她, 其後設法改善交情才能買到新鮮出爐的.

工業國食品工業經常被批評為放鹽太多對健康有壞影響. 用香料代替放鹽變成先進可取的做法, 非常值得效仿與推廣, 以促進健康. 西元一世紀, 普里尼 (Pliny the Elder, Natural History: A Selection. Trans. John F. Healy.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91) 估計羅馬人平均每天僅消耗 25 克的鹽  65 頁. 16 世紀每人每天大約攝取 40 克的鹽, 到了 18 世紀, 則增加為 70 克 123, Mark Kurlansky <<鹽 Salt: A World History>> 臺北,  藍鯨出版社, 2002   openlibrary.org 免費閱讀   

二十世紀的歐洲人, 用鹽量平均是十九世紀歐洲人的一半 376頁.  1860 年, 美國已成為龐大的鹽消費者.  每位美國人使用的鹽量遠超過歐洲人.  整體上來說, 美國仍仰賴外國鹽 246頁 

根據香港一所大學進行的研究,估計本港成年人口每日的鹽攝取量約為十克 (現代美國人每天消耗 135 克 的鹽, 65 頁 原文 The modern American consumes closer to 135 grams a day 93頁 註一 因此,香港衛生部門希望在二零二五年,人口平均鹽攝取量降至七克,而長遠來說則希望達至五克或更少的目標. 衛生部門建議大家可用天然材料例如蒜, 薑, 檸檬, 青檸汁, 芫茜等替代高鹽分的調味料及醬汁例如蝦醬, 豆豉,雞粉, 蚝油等. 此舉可讓味蕾適應少鹽的食物.

http://www.cfs.gov.hk/english/multimedia/multimedia_pub/files/HKA_Reduction_Leaflet_e.pdf

註一: 此書其後 Penguin 2003 版本更改為:  The modern American consumes even less (than 25 gram) if the salt content of packaged food is not included.
------------------------------------------
Richard Henry Dane 1917  對亞洲各國的觀察:


宮崎正勝指日本每年人均鹽的攝入量為 5 至 7 公斤, 他的解釋是糧食中的鈣會將體內的鈉排走, 所以吃糧食多的人要補充食鹽 . 在漁獵社會裡, 以食紅肉和內臟為主, 鹽的攝入量會相對較少.  27頁, <<餐桌上的日本史>> 宮崎正勝著 ; 陳心慧譯, 新北市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