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d.stheadline.com/culture/culture_content.asp?contid=37740&srctype=g
死過翻生 林超英
約天文台長林超英做訪問,素來言無不盡的他,在電話裡頭先猶豫了一會:「老實說,我體力還未完全恢復過來。」
去年暑假,他與太太到蒙古旅遊,墮馬失憶,腦內留有兩厘米的血塊,壓着了視覺神經,愛觀鳥賞樹的他,眼前直路都變成了深坑。
經歷開腦手術,跟閰王講數,最終還是返回凡間。
對於向來愛說道理的他,這趟旅程好比一次進修,「我們做人要重視與人的交往,因為去到最後,原來在腦海裡的,全是這些。」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今年五十有八的他,自言死過一次,已看透世情。
他很想用撿回來的生命,多做點生命教育的工作,包括接受這次的訪問。
手術後的林超英,體力得以小時做計算單位。我們每次約他訪問,約以兩小時為限,即使只是坐定定在辦公室閒聊,兩小時過去,他的眼皮就想自動「落閘」。
「精神體力都大不如前,惟有少送點『外賣』。」
他說的「外賣」,是指外出講學。像四川大地震,他獲邀到皇仁書院,為「全港學界師生生命教育研討會」當嘉賓,上台講了四十五分鐘,由板塊移動到天地有情,逾百師生都屏氣凝神在聽。
演講完後,他像電池耗盡,未等研討會完結便離開,兩位老師連忙尾隨,向他索取講詞。老師稱讚林超英:「內容不純是科學,而是講天地的無情與有情,給我們很多反思。」
林超英聽後,笑了,卻還是掩不住倦容,他按撫着曾動手術的頭顱說:「其實我今天狀態很差,不夠力。」
墮馬 失憶
去年七月底,林超英與太太到蒙古共和國旅行,想看看成吉思汗的故地,順道到溫帶樹林與沙漠走走。
旅程完結前兩天,兩口子在首都烏蘭巴托的草原上騎馬,林超英的坐騎突然馬失前蹄,人就成了發射台上的炮彈,整個飛彈了開去。
林右邊頭顱着地,伏在草原上,昏了。
太太與導遊合力把他扶起,數分鐘後,人醒了,神志卻糢糊,不斷問老婆:「我明明在屋企間房,點解會來了大草原?」
按他自己形容,當時的情景像極了粵語長片的滑稽情節,「我老婆答了我N次,每次她答完我又再問。」
接着的問題,卻嚇呆了太太。「現在是一九幾多年?」跌一跌,原來丟掉了十年的記憶。
他愈問,太太愈慌,忙着反問:「你記唔記得我?」幸好在危急關頭,林超英能交到功課。「原來我將老婆個名,存放在腦袋最核心的地方,打唔甩撞唔爛。」
確認彼此,夫婦倆的心算是穩定下來。林超英在草原上坐了一會,無頭痛無作嘔,記憶又慢慢恢復過來。表面看好像沒大礙,兩人便又繼續餘下行程,去睇野馬,翌日還應邀到蒙古氣象局講課。
「講了一個鐘,邊寫邊講,感覺挺精神,隔天才搭飛機返香港。」
開腦 剔號
返到香港,才知大件事。
「原來可以在意外發生個半月後才出事。」剛開始是頭痛,然後是眼痛,「半夜三點幾痛醒,右眼痛完到左眼。」看東西也漸漸被濃霧覆蓋,眼前的直路變成了凹陷移動的深坑。
入急症睇專科,都找不到病因,後來照磁力共振,才知是腦出血。「右腦有兩厘米血塊、左腦則有一厘米,已壓着了眼神經。」
醫生趕忙替他動手術,在頭顱上開了三個大洞一個小洞。
在通往手術室的長廊上,他把自己的人生快速回捲,「做人,走的時候只得三個狀態,一是剔號、二是零、三是交叉,我自問這世人都得了個剔號,都OK啦,出唔番去,都沒所謂。」
哪有走得這麼容易?五句鐘後,他被人從手術室推了出來。
「住院一星期,醫生要我回家休養,但百無聊賴,點休?」他出院第二個月已復工。但天要人謙卑,總有衪的辦法。
「一返工就知道,原來天文台長份工好難做。頭兩個星期,每朝做到早上十一點已經想死,個腦負荷唔到。每到星期中,就要告假。」
無力間竟開始懂得欣賞昔日的自己。「我以前常問自己,這份工,好似人人都做得,點解會收十幾萬一個月?我睇掃地的工友,他都很辛苦,但他每月只得幾千蚊,點解我行行企企,見見人,打個電話,file在in tray入out tray出,人家就要畀十幾萬我?我成日都覺得唔係幾好意思……」
為官的,應該沒幾多人會有這樣的疑惑吧。
「我現在才知自己真的值這個價錢。」
愚蠢 隱瞞
林超英對於自己任天文台長的薪酬,向來有個很精闢的分析。「整份糧的三分之一是讓你畀人在前面堦;三分一是畀人在背脊插;最後三分一才是付給你辦事的。」
他七四年加入天文台,明年就要退休了。在天文台三十四年,因為多言,惹來的冷箭也特別多,曾經有市民揶揄他,「這個台長講的說話,多過歷任台長說話的總和。」
扯不扯波、發不發警報,他的決定,都牽一髮動全身,影響整個城市的運作,難免順得哥情失嫂意。作為人肉箭靶多年,他早已百毒不侵。「人人都說我紋風不動,就是沒必要動嘛。」
只是咒罵之音有時真的不堪入耳,連枕邊人都替他急,「老婆問我,點解畀人鬧得如此狠勁,卻依然可以瞓得着。」
他最懂以柔制剛,「如果你睇邊隻手打密碼出警報,沒錯,那是我;但如果你話那是我個人的決定,那未免自大了一點。那其實是集體的決定,還包含着前人的智慧。」
還要加句,「就算你找陳超英來,都會做出同樣的決定。」他有本事,叫恨他的人知難而退,但他有他的底線。
「你可以鬧我蠢,我或者真係蠢,好難講,有時戇居居睇漏嘢都無法子,但你唔可以話我隱瞞。」因為這麼一個指控,就等如罵他沒家教。
林超英的父親昔日在南北行打工,經常身懷巨款四處買貨賣貨,「我老竇信譽好好,同鄉會有時會託他帶錢回鄉,他一個人就袋着幾十萬回去。」爸爸教他,做人最重要兩件事,正直和肯幫人。
「所以我同夥計講,你們做錯甚麼都可以,但如果你衰貪污及性騷擾,就絕對無得救。唔理你有幾大功勞,我一定砌你,無得談判。
「像黃飛鴻,這個世界真有忠奸之分。」
浪漫 革命
林超英唸的是物理,他說唸物理的人都很浪漫,因為那根本就是一門「不知讀來幹啥」的科學。他活到這把年紀,依然黑白分明,也是人生中的一種浪漫情懷。經歷意外之後,他更明白確立價值觀的重要,盼為別人多做點事情。
「退休後我最想『講嘢』,就當自己是個機器,借我這個俗世的名份(天文台長),四出去講。」
他今年年初獲邀去港大,跟一班將要到海外考察氣候變化的師弟妹開座談會,會上有學生埋怨:「講咩都無用,政府唔做嘢!」他幾乎嬲到拍枱,直斥學生:「你知唔知你讀緊邊間大學,你間學校的學生出來可以搞革命的,政府不能夠做人民不喜歡的事情,你覺得唔對,你就應該出來搞。」
林超英大學年代是港大理學院院會主席,他也搞學生運動,致力爭取中文成為法定語言。「港英年代,誰膽敢這樣做,等如動搖當時的政權,連學生會會長都話驚驚哋。」
只是他知道,讀物理的人,最相信簡單的真理。「我們入大學非為知識,而為智慧。」
他演講的對象,除了師生,還有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其實好困惑,很艱難,上供父母下供妻兒,在社會無位企。」他以過來人的身份,跟他們分享不惑之年的憂愁。
五十八歲人,退休在即,健康猶在,他還在學西班牙語,「對我來說,每一日都是賺回來的。」
他說,餘下的日子要努力學習,最終期望達到「鬧我唔嬲,讚我唔笑」的境界,卸下天文台長這個惹火冠冕,做來應該比較輕易。
浪漫三父子
林超英說自己浪漫,他兩個兒子也不遑多讓。
大仔林力今年三十二歲,唸的是電機工程,現在的主要收入來源,卻是在美國替靚女模特兒影硬照。林超英說:「人人都好羨慕他,這種人怎麼會結婚!」
小四歲的幼子林丰,現時身在倫敦追求音樂事業。林丰愛作曲,作的都是古典樂章,頑童父親這樣形容兒子的作品:「就是演奏完但還像在調校音質的那種音樂……」
林超英笑說:「窮的音樂家要經歷三代人的努力,第一代要努力改善生活,第二代必須接受正統教育,有份好工,創造穩定的環境,這麼第三代就毋須驚捱餓,可以做無厘頭無收入的事情。」
去年暑假,他與太太到蒙古旅遊,墮馬失憶,腦內留有兩厘米的血塊,壓着了視覺神經,愛觀鳥賞樹的他,眼前直路都變成了深坑。
經歷開腦手術,跟閰王講數,最終還是返回凡間。
對於向來愛說道理的他,這趟旅程好比一次進修,「我們做人要重視與人的交往,因為去到最後,原來在腦海裡的,全是這些。」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今年五十有八的他,自言死過一次,已看透世情。
他很想用撿回來的生命,多做點生命教育的工作,包括接受這次的訪問。
手術後的林超英,體力得以小時做計算單位。我們每次約他訪問,約以兩小時為限,即使只是坐定定在辦公室閒聊,兩小時過去,他的眼皮就想自動「落閘」。
「精神體力都大不如前,惟有少送點『外賣』。」
他說的「外賣」,是指外出講學。像四川大地震,他獲邀到皇仁書院,為「全港學界師生生命教育研討會」當嘉賓,上台講了四十五分鐘,由板塊移動到天地有情,逾百師生都屏氣凝神在聽。
演講完後,他像電池耗盡,未等研討會完結便離開,兩位老師連忙尾隨,向他索取講詞。老師稱讚林超英:「內容不純是科學,而是講天地的無情與有情,給我們很多反思。」
林超英聽後,笑了,卻還是掩不住倦容,他按撫着曾動手術的頭顱說:「其實我今天狀態很差,不夠力。」
墮馬 失憶
去年七月底,林超英與太太到蒙古共和國旅行,想看看成吉思汗的故地,順道到溫帶樹林與沙漠走走。
旅程完結前兩天,兩口子在首都烏蘭巴托的草原上騎馬,林超英的坐騎突然馬失前蹄,人就成了發射台上的炮彈,整個飛彈了開去。
林右邊頭顱着地,伏在草原上,昏了。
太太與導遊合力把他扶起,數分鐘後,人醒了,神志卻糢糊,不斷問老婆:「我明明在屋企間房,點解會來了大草原?」
按他自己形容,當時的情景像極了粵語長片的滑稽情節,「我老婆答了我N次,每次她答完我又再問。」
接着的問題,卻嚇呆了太太。「現在是一九幾多年?」跌一跌,原來丟掉了十年的記憶。
他愈問,太太愈慌,忙着反問:「你記唔記得我?」幸好在危急關頭,林超英能交到功課。「原來我將老婆個名,存放在腦袋最核心的地方,打唔甩撞唔爛。」
確認彼此,夫婦倆的心算是穩定下來。林超英在草原上坐了一會,無頭痛無作嘔,記憶又慢慢恢復過來。表面看好像沒大礙,兩人便又繼續餘下行程,去睇野馬,翌日還應邀到蒙古氣象局講課。
「講了一個鐘,邊寫邊講,感覺挺精神,隔天才搭飛機返香港。」
開腦 剔號
返到香港,才知大件事。
「原來可以在意外發生個半月後才出事。」剛開始是頭痛,然後是眼痛,「半夜三點幾痛醒,右眼痛完到左眼。」看東西也漸漸被濃霧覆蓋,眼前的直路變成了凹陷移動的深坑。
入急症睇專科,都找不到病因,後來照磁力共振,才知是腦出血。「右腦有兩厘米血塊、左腦則有一厘米,已壓着了眼神經。」
醫生趕忙替他動手術,在頭顱上開了三個大洞一個小洞。
在通往手術室的長廊上,他把自己的人生快速回捲,「做人,走的時候只得三個狀態,一是剔號、二是零、三是交叉,我自問這世人都得了個剔號,都OK啦,出唔番去,都沒所謂。」
哪有走得這麼容易?五句鐘後,他被人從手術室推了出來。
「住院一星期,醫生要我回家休養,但百無聊賴,點休?」他出院第二個月已復工。但天要人謙卑,總有衪的辦法。
「一返工就知道,原來天文台長份工好難做。頭兩個星期,每朝做到早上十一點已經想死,個腦負荷唔到。每到星期中,就要告假。」
無力間竟開始懂得欣賞昔日的自己。「我以前常問自己,這份工,好似人人都做得,點解會收十幾萬一個月?我睇掃地的工友,他都很辛苦,但他每月只得幾千蚊,點解我行行企企,見見人,打個電話,file在in tray入out tray出,人家就要畀十幾萬我?我成日都覺得唔係幾好意思……」
為官的,應該沒幾多人會有這樣的疑惑吧。
「我現在才知自己真的值這個價錢。」
愚蠢 隱瞞
林超英對於自己任天文台長的薪酬,向來有個很精闢的分析。「整份糧的三分之一是讓你畀人在前面堦;三分一是畀人在背脊插;最後三分一才是付給你辦事的。」
他七四年加入天文台,明年就要退休了。在天文台三十四年,因為多言,惹來的冷箭也特別多,曾經有市民揶揄他,「這個台長講的說話,多過歷任台長說話的總和。」
扯不扯波、發不發警報,他的決定,都牽一髮動全身,影響整個城市的運作,難免順得哥情失嫂意。作為人肉箭靶多年,他早已百毒不侵。「人人都說我紋風不動,就是沒必要動嘛。」
只是咒罵之音有時真的不堪入耳,連枕邊人都替他急,「老婆問我,點解畀人鬧得如此狠勁,卻依然可以瞓得着。」
他最懂以柔制剛,「如果你睇邊隻手打密碼出警報,沒錯,那是我;但如果你話那是我個人的決定,那未免自大了一點。那其實是集體的決定,還包含着前人的智慧。」
還要加句,「就算你找陳超英來,都會做出同樣的決定。」他有本事,叫恨他的人知難而退,但他有他的底線。
「你可以鬧我蠢,我或者真係蠢,好難講,有時戇居居睇漏嘢都無法子,但你唔可以話我隱瞞。」因為這麼一個指控,就等如罵他沒家教。
林超英的父親昔日在南北行打工,經常身懷巨款四處買貨賣貨,「我老竇信譽好好,同鄉會有時會託他帶錢回鄉,他一個人就袋着幾十萬回去。」爸爸教他,做人最重要兩件事,正直和肯幫人。
「所以我同夥計講,你們做錯甚麼都可以,但如果你衰貪污及性騷擾,就絕對無得救。唔理你有幾大功勞,我一定砌你,無得談判。
「像黃飛鴻,這個世界真有忠奸之分。」
浪漫 革命
林超英唸的是物理,他說唸物理的人都很浪漫,因為那根本就是一門「不知讀來幹啥」的科學。他活到這把年紀,依然黑白分明,也是人生中的一種浪漫情懷。經歷意外之後,他更明白確立價值觀的重要,盼為別人多做點事情。
「退休後我最想『講嘢』,就當自己是個機器,借我這個俗世的名份(天文台長),四出去講。」
他今年年初獲邀去港大,跟一班將要到海外考察氣候變化的師弟妹開座談會,會上有學生埋怨:「講咩都無用,政府唔做嘢!」他幾乎嬲到拍枱,直斥學生:「你知唔知你讀緊邊間大學,你間學校的學生出來可以搞革命的,政府不能夠做人民不喜歡的事情,你覺得唔對,你就應該出來搞。」
林超英大學年代是港大理學院院會主席,他也搞學生運動,致力爭取中文成為法定語言。「港英年代,誰膽敢這樣做,等如動搖當時的政權,連學生會會長都話驚驚哋。」
只是他知道,讀物理的人,最相信簡單的真理。「我們入大學非為知識,而為智慧。」
他演講的對象,除了師生,還有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其實好困惑,很艱難,上供父母下供妻兒,在社會無位企。」他以過來人的身份,跟他們分享不惑之年的憂愁。
五十八歲人,退休在即,健康猶在,他還在學西班牙語,「對我來說,每一日都是賺回來的。」
他說,餘下的日子要努力學習,最終期望達到「鬧我唔嬲,讚我唔笑」的境界,卸下天文台長這個惹火冠冕,做來應該比較輕易。
浪漫三父子
林超英說自己浪漫,他兩個兒子也不遑多讓。
大仔林力今年三十二歲,唸的是電機工程,現在的主要收入來源,卻是在美國替靚女模特兒影硬照。林超英說:「人人都好羨慕他,這種人怎麼會結婚!」
小四歲的幼子林丰,現時身在倫敦追求音樂事業。林丰愛作曲,作的都是古典樂章,頑童父親這樣形容兒子的作品:「就是演奏完但還像在調校音質的那種音樂……」
林超英笑說:「窮的音樂家要經歷三代人的努力,第一代要努力改善生活,第二代必須接受正統教育,有份好工,創造穩定的環境,這麼第三代就毋須驚捱餓,可以做無厘頭無收入的事情。」
資料來源 : 東周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